蘇少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教案
2、相互評價,大膽表達對自己、對他人作品的看法。
3、音樂游戲:《快樂的小司機》。
(四)、活動延伸
1、收集廢舊物品放在區域內,供隨時創作。
2、在美工區內,設計未來的汽車。
第12課 色彩的對比與和諧
一、教學目標:
認知與技能:了解掌握同類色、鄰近色、對比色的特點及三者的運用效果.
過程與方法:學生了解掌握同類色、鄰近色、對比色的特點及色彩表現效果,并將其運用到繪畫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色彩給我們帶來的美感,學生從而產生對色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掌握同類色、鄰近色、對比色的特點及表現效果
教學難點:如何將同類色、鄰近色、對比色運用到圖色之中。
三、教學過程:
(一)、 引入課題:
通過欣賞、分析學生作品入手,引入色彩對比的學習
教師活動1、展示彩色圍巾
2、請學生討論:說出有哪些顏色,并分析出色彩的冷暖
3、出示課題 (板書)
學生活動欣賞課件圖片
(二)、講授課程:
1、色彩對比:
對比色
同類色
鄰近色
2、教師通過三幅作品引導學生說出三種色彩對比的表現特點:
對比色對比:容易形成興奮熱烈的色彩氣氛、強勁活躍的色彩節奏和響亮的色彩力度。<加入主賓色的知識>
同類色對比:容易形成協調一致的色彩關系、和諧的畫面氣氛和統一的畫面基調。
鄰近色對比:容易形成統一又富有變化的色彩面貌。
出示范圖
3、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對比與和諧
教師活動
a、展示圖片
b、引導學生說出每幅作品給人的色彩感受
c、歸納(板書)
d、出示范畫,請學生說說剛剛學的知識有沒有運用到,并進行評價
e、出示家居圖片,讓學生找找今天我們學的知識有沒有在畫面上有體現
f、讓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運用到對比色
g、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對比與和諧
學生活動
1、欣賞作品
2、找出美術作品作品運用了那些色彩,找一找這些色彩間的關系。
3、找出最吸引人的一幅畫,并說出理由
4、說說平時遇見過的對比色的運用
5、思考生活中的這些顏色的用色特點
四、學生練習:
以今天學的這些知識做基礎,來給老師發的童話村落著色。(練習形式:男女分配)
1、提出練習要求:運用色彩的對比與和諧的方法進行上色。
2、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作品
五、評價:
第13課 染紙
教材分析:“染紙”就是將吸水紙用折疊、卷、揉皺等方法進行加工,并通過點、浸、擦、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紋樣的一種表現方法。它工具簡單,操作方便,色彩鮮艷,紋樣千變萬化,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和初步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給學生創設表現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條件。
2.了解染紙特點,初步掌握點染方法,提高學生動手制作能力。3.學會不同的折疊方法,掌握染色方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良好習慣,體會互相幫助帶來的愉快。
教學重點、難點:不同的折疊方法和染制方法,色彩的搭配和染色的方法。啟發學生表現、創造。
教學準備:多媒體、實物投影儀、課題字(美麗的染紙)、生宣紙、彩色墨水、毛筆、水、調色盤、抹布、白紙、各種染紙作品、書簽、樂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手指操
(二)激趣導入(出示手工扎染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