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教案
(2)操作目標:通過學習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在感受、討論、繪畫、制作、表現彩燈的有關探究活動中,更好地體驗花燈給我們的生活用品、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掌握繪畫花燈 或節日燈市的表現出方法加深對傳統節日文化、風俗的了解。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民間藝術的了解和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及表現事物的能力,發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2、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花燈,收集有關花燈的資料,著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讓學生感受、表現花燈。在課堂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看看、說說,由淺入深地感受過元宵節----花燈活動,掌握花燈和節日 燈市的繪畫方法,并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民間藝術節和傳統節日中的風俗活動。
教學難點:回憶豐富多彩的燈市場景和各式各樣的花燈,抓住燈市活動中最熱鬧歡快的燈市場景或繪畫出造型獨特的花燈。
2、建議課時:1~2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學活動方式建議
課前準備:有關燈市活動和花燈的大量視頻錄像、圖片、磁帶,各種與元宵節----賞燈活動有關的文字介紹、范作、課件等。
學生準備:收集各種花燈的風俗圖片和文字,以及繪畫工具。
環境準備:教室里掛些花燈,窗戶上貼些窗花,營造出節日的氣氛。
教學思路:
(1)觀看視頻、激發興趣:觀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供給燈和燈市的有關視頻,引導學生感受花燈節歡快的氛圍,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多媒體展示)
(2)討論探究:組織學生討論所看過的花燈,并嘗試介紹這些花燈有什么特色。
(3)老師介紹花燈歷史:老師結合課件介紹觀燈活動的來歷及相關花燈的品種和相關知識,增強學生對節日風俗活動和民間藝術的了解。
(4)展示交流花燈:學生展示自己帶來的花燈,介紹花燈外形、結構、制作及材料方面的特點。
(5)師生欣賞交流討論:欣賞課本圖片,講述圖片中燈市活動的構圖方法和色彩的表現,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觀察觀燈活動中的細節,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寬學生的思路,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6)老師示范:示范繪畫一幅體現觀看花燈時的熱鬧場面,以燈為主要表現對象。
(7)學生作業:讓學生在感受的基礎上,選擇利用自己所帶的工具材料畫出一幅能表現燈市熱鬧氣氛的畫。
(8)評價展示:優秀作品欣賞、評析。
(9)課的拓展:欣賞有關元宵節----賞燈活動的照片、詩詞,在詩詞中尋找中國傳統節日的活動,體驗古人在詩詞中表達出的對于節日情感的流露。讓學生在體驗生活中了解中國傳統節日,引導學生熱愛中國傳統觀念文化。
第三課 水墨變體畫
1、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畫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畫出來。
(2)操作目標:學生通過欣賞學習和自己的想像力,參照藝術家的原作,用水墨畫進行表現。
(3)情感目標:借助于名畫的形式畫出對生活用品的回憶和感受。
2、學習內容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用水墨工具臨摹改編名畫。
教學難點:運用毛筆的中鋒、側鋒以及水墨的濃淡表現畫面。
建議課時:1~2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學活動方式建議
課前準備:水墨畫工具;名畫投影片;補充的名畫;范畫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畫家和他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