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新教材第9冊美術教案部分
2、 你們還知道中國其他的民間習俗嗎?回家請長輩們給你們講講。
石頭說話
[教材簡析]
《石頭說話》是湘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的一課。這一堂課應該是一堂設計?應用課。本課可以利用石頭獨立成型或組合造型,而重點是組合造型。組合造型又可以分為平面拼擺和立體組合。除了這一些拼組方法,還可以利用水粉顏料進行石頭彩繪,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教材中的示范圖片是一塊《金蟾石》,被置于一片青翠欲滴的草地上,更加的形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為制作出的作品營造一個真實有趣的生活情境。這節課的創作原材料僅限于石頭。此外,還可以利用教材的彈性空間進行創造性教學活動。例如利用石頭作為主要材料,添加橡皮泥、鐵絲、毛線、樹葉等材料組合造型。
[教學目的]
1、通過石頭的獨立成型或組合造型、彩繪,啟發學生豐富的聯想,訓練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2、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利用石頭間的平面拼擺或立體組合進行想象組合造型。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石頭彩繪范作、各種特殊形狀的卵石;
學具:水粉筆、水粉顏料、鵝卵石、乳白膠;
[教案]
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說明
課前 \搜集紋理有趣、形態各異的石頭。 \尋找、發現紋理有趣、形態各異的石頭。
課中 欣賞感受 \(課件出示)《黃山奇石》,引導學生對石頭的形狀或花紋產生聯想。
\學生欣賞自然界中姿態各異、色彩斑斕的石頭。在欣賞過程中聯想石頭的形狀,或花紋像什么。 \使學生對不起眼的石頭另眼相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聯想造型 \出示一塊形態奇特的石頭。教學如何讓石頭更像自己所聯想到的事物,著眼于一個“巧”字,巧妙利用石頭的形狀或花紋。
\引導學生了解利用石頭造型的多種方法:可以獨立成型,也可以組合造型,可以平面拼擺,也可以立體組合;還可以彩繪。
\小結制作方法。 \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圍成一圈坐,中間擺石頭。不同學生從不同角度看教師手中的石頭,說說讓你聯想到了什么?
\學生觸摸石頭的質感,觀察石頭的紋理,對其產生聯想。
\討論、發現利用石頭造型的方法。
\小組內學生討論制作什么與采用什么方法制作。 \便于從不同角度觀察石頭的形狀。.
\發散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求異創新。
\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利用石頭造型的不同方法。
動手制作 \布置要求:安全使用材料,選材巧妙,造型獨特
\學生開始合作制作,同學之間可以互相指點、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小組間的合作學習發揮集體的智慧。
巧設情境 \師示范為一件學生作品添畫生活情境。 \學生第二次作業。
展評賞析 \對作品的巧妙構思進行賞評、肯定。 \自評、他評,小組內、小組間自由賞評
課后 教學延伸 \鼓勵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發現美,創造美。
\收集各式各樣的石頭,制作得到更好的作品。 將課堂向生活、向社會延伸。
[課堂實錄]
活動一:欣賞感受
師:大自然里有一種很不起眼的東西,路旁、河邊、山上隨處可見。但是,如果你留心過,你會發現,這樣東西里藏著很多秘密。
師(課件出示錄像):《黃山奇石》。
學生邊看錄像邊提問:你覺得錄像里的石頭像什么?
生a:山頂上有一個像大桃子一樣的石頭;
生b:這塊石頭像一只大公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