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貼畫畫
教材分析:
畫筆和彩紙是兒童進行美術創作時經常用到的兩種工具材料,它們各有特色,各有所長。《貼貼畫畫》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嘗試用撕或剪的方法將彩紙造型后粘貼在畫紙上,再用畫筆添加形象進行創作的方法。這是一種繪畫和手工相結合的學習活動,它操作簡單、形式有趣,創作出的作品視覺效果強烈,易于為兒童所掌握。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學到一種新的美術創作形式,而且能夠較好地培養他們綜合利用媒材進行美術創作的能力。
本課題只限定了表現的方法,沒有限定表現內容,學生可以在廣闊的空間里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表現。教材中呈現的作品既有畫家的名作,也有同齡學生創作的作品。教師可以充分引導學生進行感受欣賞。教材中的學生作品呈現出了不同的層次,它們有難有易,有表現單個事物的,也有表現情景性畫面的,有先撕后添畫的,也有先設想好形象再去選擇適用的紙材去表現的,它們能夠對兒童的創作起到引導和示范的作用。
教學目標:
1、學生用貼、畫結合的方法進行美術創作。
2、繼續進行撕、剪紙練習,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豐富的想象力。
3、鍛煉學生綜合利用媒材,進行美術創作的能力。
4、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從形狀、結構、特點等直接感受生活中的事物。
教具、學具:
已做好的貼畫圖2—3幅。剪刀、彩紙、畫筆、廢報紙、畫報等。
教學過程:
一、 懸念導入:
教師出示自己帶的舊掛歷、舊報紙、舊畫報等材料,設問:你們帶了許多材料、工具,老師這里也有,想一想這些材料都能做什么?老師能通過撕、剪、貼等方法把這些不起眼的廢物成美麗的剪貼畫,你們相信嗎? 教師拿出自己制作的剪貼畫-----揭示課題。
二、 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想一想這些作品的內容、材料選擇、制作方法等有什么特點,它們是怎樣組織
起來的?
2、欣賞范畫:教師出示另外一些作品,告訴同學是由他們的同齡人創作的,讓學生感到自己同樣可以貼貼畫畫創作出精美的作品。
3、創作引導:教師用撕、剪等方法作一張貼畫
4、學生總結方法、色彩等特點
三、學生實踐,師指導;
1、根據各人所帶的材料,構思作品內容,考慮如何進行撕、剪、貼、畫,如何進行色彩搭配,開展創作。
2、以六人為一小組,讓組員先進行討論、交流,商討如何根據所帶材料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四、交流評價
1、學生自評,談談對自己作品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
2、學生互評,談談喜歡哪件作品,并說明哪些作品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