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時 噸的認識
一、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1頁例6,及“做一做”以及練習三第1、4兩題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知道1噸是1000千克,并能進行質量單位的簡單化聚。
2、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量估計的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應的問題。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2、難點:學會估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量。
四、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合作
五、教學準備: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課件出示主題圖
2、師:小朋友,你們看看誰來了?陽光明媚的星期天,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去游玩。他們來到了一條小河邊,準備過橋。小熊說:等等,你們看,這里有個牌子,寫著什么呀?(限重1噸),看到這幅圖你們有什么問題?(小組交流、再指名回答)
3、揭示課題: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少重呢?它和千克之間又有什么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噸”。(板書課題)
(二)實踐體驗
1、認識“噸”。
(1)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自己的體重,再指名匯報。
(2)讓學生互相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
(3)1個同學約重25千克,4個同學約重多少千克?
(4)40個這樣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約1000千克)
師:1000千克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5)聯(lián)系班中40個約重25千克的同學,讓學生感覺1噸到底有多重?
2、感悟“噸”。
(1)請同學們找出教室中有沒有可以用“噸”作單位的物體?
(如:桌、椅、電視機、書本等用什么作單位比較合適?)
(2)那么哪些物體用噸作單位呢?為什么(請同學舉例)
(3)媒體展示:大象、汽車(輪船)的載重量,建筑工地的一大堆石料等,噸”作單位比較合適。
小結:計量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質量用噸做單位。
3、運用“噸”
出示4種動物的體重提問:現(xiàn)在你們知道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么?
(讓學生暢所欲言)
(三)鞏固、運用新知
1、練習三第1題。
2、練習三第4題。
(四)全課總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七、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
1噸=1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