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球游戲》教學案例、反思及點評
1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玩中體會。
開課伊始我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師生比智慧的游戲情境。猜測后,激發學生驗證自己的猜測,進而引出摸球游戲。摸球時收集信息,得出摸到黃球的次數多、摸到白球的次數少。從而發現:黃球的個數多,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白球的個數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使學生在實驗操作中驗證自己的猜測,感受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在活動中,學生十分興奮,對驗證的結果記憶深刻,體會很深,學習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2小組合作,使學生在玩中思考。
操作只是給學生增加一個感知理解的平臺,數學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用數學的眼光、數學的思維去理解、看待生活問題和生活現象。
課堂上,我不僅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和時間,更及時地引導他們進行數學分析與思考。例如在學生小組摸球游戲結束后,引導他們根據本小組的活動記錄一起尋找其中的數學秘密。學生結合實踐中的體驗很快就發現了記錄上的秘密:黃球的個數多,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白球的個數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同時,“可能性大、可能性小”這些詞語也自然地由學生嘴里說了出來,其含義也就不言自明了。在之后用“一定、經常、偶爾、不可能”等詞語說一說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時,學生基本沒有出現錯誤,說明此項活動是成功的。又如,請學生來當小小設計師,根據語言描述,小組同學合作設計轉盤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與合作精神,群策群力,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設計轉盤,利用逆向思考鞏固知識。
3組織競賽,讓學生在玩中運用。
學以致用,從生活中提煉來的還要回到生活中去,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模擬“幸運52”抽獎活動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