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整千數和一萬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二單元《認數》第一課時《認識整千數和一萬》,教材用一幅大約可坐一萬人的體育館引出“一萬”這個大數,然后讓學生一千一千地數,體會“10個一千是一萬”。接著用計數器來舉例整千數的讀寫。最后用數位順序表歸納了至今所學的數位。教材教學認識整千數用了極其簡單的“三步曲”,也給我留下了“簡單”的初步印象。教學展開之后,我才發覺小中見大,表粗內細的學問,于是有了以下的思索:
1.要善于銜接教材,填補空白。
片段一:
師:你們去過體育館嗎?去過哪里的體育館?
師:去過蘇州市體育中心體育館嗎?猜一猜,蘇州市體育中心體育館可以坐多少人?
生1:很多。生2:大約3萬人。生3:大約12萬人
師:告訴學生,江陰市體育館大約可以坐6000人。
師:圖上畫的是哪里?猜猜看,這個體育館里大約能坐多少人?學生猜一猜后,請白菜博士告訴大家:大約能坐一萬人。
學生雖然知道萬,但對于萬的概念卻是沒有的。對于江陰市體育館,每個同學都去過,但當問這個體育館能坐多少人時,學生就“3萬”、“12萬”的瞎猜,因此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幫助學生建立“萬”的概念還是有其意義的。從學生熟悉的江陰市體育館出發,感受可以坐4000人左右的實際大小,然后引出萬人體育館,實際感受10000的大小。
師:你想知道一萬有多大嗎?下面我們就來數數到一萬到底有多大。(出示小正方體)(1)表示1 (2)10個1是一十 (3)10個十是一百 (4)10個一百是一千(多媒體)
一千一千地數,下面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學生數:一千、二千、三千……九千、十千(一萬)。
這么多的小正方體是一萬個,那么幾個一千是一萬?生:10個一千是一萬。
在讓學生一千一千地數正方體,探究10個一千是一萬之時,我發現學生是很難數清教材上的一個大正方體是一千個小正方體的,如果學生抱著懷疑的思維去學習,我相信他們的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我及時修改了教案,補入了數小方塊的四幅圖畫,在學生數得小方塊的個數分別為1、10、100、1000后,讓他們互相探討兩兩之間的十進關系,由此類推,再讓學生一千一千數,認識一萬。學生在觀察、探討、類推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萬”的由來。讓學生自己歸納10個一千是一萬,體驗比較深刻,
在情境導入時,其實學生頭腦中對“萬”的理解是很模糊的。通過一千一千地數正方體,探究出10個一千是一萬,從概念建立的角度說,學生已經建立了“萬”的概念,但學生還不能真正感受到“一萬”有多大,于是我安排生活實例:
(1)回憶做課間操和升國旗時的場面:今天早上我們升旗時操場上站滿了人,有多少呢?大約1400人左右,那么請你想象一下多少個這么的多就有一萬人呢?(7個)也就是說萬人體育館可以容納7個這么多的人。如果一萬人站在操場上會怎樣?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說明一萬是一個比較大的數。
(2)猜一猜:一本數學書這么厚,一萬本數學書摞起來大約有多少高?告訴學生大約有50米高,有十幾層樓那么高。
(3)從今天起,你每天吃一個蘋果,一年能吃多少個?(365個)一萬個蘋果要吃多久?(接近三十年)那個時候你們都怎樣了?長大了。老師呢?也早已經退休了,說不定連蘋果也啃不動了。如果把那10000個蘋果堆在一起會有多大一堆呀!讓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再次感知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