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整千數》教后反思
本課總體來說自我感覺并不是很好,因為教學內容比較多,學生接受起來也比較累,但由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已經有一定的整千數的經驗,因此學生學習起來還是比較積極投入的,從課堂作業看來也還可以。雖然在上完課后聽課的同事們沒有提出來,但自己知道還是有不少方面很欠缺,下面簡短地說一說。一、注重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學生沒有現場見過體育館,對攝氏度了解不夠,我就根據我的經驗給學生介紹一下。而學生每天都看到操場上所有的學生做操大約有一千人,那么十個中心小學的學生站在一個大操場上做操大約就是一萬人。讓學生通過這樣的類比來理解一萬在生活中的含義。本來這是個很好的例子,但是我在課前沒有能夠預設好,現在反思下來,如果在學生會讀會寫,通過一千一千地數到一萬,初步認識了一萬的含義之后再來通過這個例子來理解的話,學生一定會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二、注重指導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來認識整千數。學生數感的發展都有賴于認識的過程,因此,參照教參的思想,在認識整千數時我注重讓學生通過一千一千地數來加深印象,并對整千數的組成進行一定的練習。課后聽徐金華老師介紹的海門東洲小學的劉耀老師在上同樣內容的課時,先讓學生從1數到9,再整十數,整百數地數,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的遷移能力,從而更深刻地認識了整千數。這是多么好的一種培養學生數感的方法啊!真不愧是我曾經的老師哦!本課中,我在學生認識數位順序表時,通過提問,讓學生比照計數器等活動加深了對數位的認識。
三、讓學生自主探索整千數加減整千數的口算方法。第四題讓學生自己通過已有的經驗自己進行計算,但是在教學時沒有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功能,沒有提供機會讓學生多說說自己的想法,因此對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而言,他們對這部分知識可能掌握的比較薄弱。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有學生自己能夠掌握的,就讓他們自己給自己的同伴當老師,從而更好地通過合作學習來掌握知識,還提高學生們之間的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