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時:24時記時法補充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進行有關時間的計算,進一步掌握計算時間的方法。
2、進一步感知和體驗時間,逐步建立時間觀念。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記憶部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進行相關時間的計算。
教學難點:不同題型的準確判斷和計算。
教學對策:理解題意、理解算理。
教學準備:補充題的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說明進行這些練習的目的和重要意義,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重視起這一單元知識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
二、第一部分練習:
1、用24時記時法表示下面的時刻。
如:早上7時=( )
晚上7時=( )
中午11時30分=( )
夜里11時30分=( )
2、紅星小學上午8:20開始第一節課,每節課40分,課間休息10分鐘。請你寫出上午三節課的作息時間。
第一節課: ~
第二節課: ~
第三節課: ~
3、電影院播放一部電影,17時40分開映,19時12分結束。這部影片放映了多長時間?
三、第二部分練習:
1、填空:
1時=( )分
2分=( )秒
1時35分=( )分
5時18分=( )分
37分+18分=( )分
35分+68分=( )時( )分
1時26分+3時14分=( )時( )分
5時48分+6時38分=( )時( )分
2、小明早上7時50分到學校,中午在校吃飯,一天共在校8個小時30分鐘,小明下午什么時候離開學校?
3、爸爸坐早上9時05分的火車從南京出發,到達杭州時是16時05分,火車每小時行60千米。你能求出南京和杭州相距多少千米嗎?
四、練習小結。
課前思考:
本節課是這個單元的一堂練習課。主要目的是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題,讓學生進一步理解24時記時法,熟練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些時刻,正確進行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之間的換算。幫助學生聯系生活經驗進一步掌握一些求簡單的經過時間的方法,正確解答一些求經過時間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課后反思:
這個單元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難理解,所以增加了這一節補充練習。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之間的換算,學生還比較熟練,問題不大。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學生仍不會靈活計算時間經過。最后一題:爸爸坐早上9時05分的火車從南京出發,到達杭州時是16時05分,火車每小時行60千米。你能求出南京和杭州相距多少千米嗎?由于學生還不會解決時間、速度和路程的問題,所以我稍作修改。直接問:火車從南京到杭州一共運行了多長時間?學生通過列式計算出結果。
課后反思:
由于本單元學習內容比較少,課時不多,但因為內容比較抽象,所以針對學生掌握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專項練習,特別是從到幾時幾十幾分到幾時幾十幾分到中間的時間計算,學生計算方法會,但還是不能準確的計算,其他的相關題目掌握還可以,但也有一定的困難,一來三年級的學生他們的生活經驗還不夠,二來書上的難度較適合學生,而在其他的練習中出現了高出學生的難題,學生一下子很難接受,也是比較容易接受的。特別是有一題火車時刻表的相關時間的計算,確實挺有難度的。因此特地增加了這一練習課。補充多種類型的計算時間的題目,讓學生能接觸更多的題型,以此達到鞏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