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教案
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再匯報。
教師:今天,數學博士從數學王國中趕來,他從數學寶庫中給我們帶來了一些題目,你們想不想和小博士比一比?請看題。課件依次出現第17頁練習三的第1題,第2題,第3題。學生先小組討論,再匯報交流。
四、小結升華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了數學知識里隱藏著許多的規律,運用這些規律可以給解決問題帶來方便。剛才大家發現的這個數列(例2)的規律,早在幾百年前,我國古代數學家楊輝就發現了,稱作“楊輝三角”。大家可登錄中國數學網了解“楊輝三角”的有關內容。中國古代數學家在數學的許多領域中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中國了不起!希望大家從小努力,做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對于這個有趣的數塔,中間的數還可以怎樣創設規律?大家下去繼續探討好嗎?
解決問題(一)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課件出示運動會入場式的畫面,同時播運動員進行曲。
教師:某地區的校際運動會開幕了,大家想去看看嗎?
教師:首先我們來到團體操比賽現場。(課件出示例1的畫面)
二、教學例1
1呈現信息。(課件出示例1的相關信息,不出現問題但把“訓練”改為“比賽”)
教師:誰來說說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①有22所學校參賽。②一所學校站了4列,每列18人。③每所學校參賽人數差不多。
教師: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①一所學校有多少人?②22所學校大約有多少人?
2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解決第1個問題。
(2)分組討論第2個問題。
①討論解題的方法。②討論估算的方法。③全班交流。
通過討論,讓學生知道估算的常用方法是將參與計算的數估計成與其接近的整十、整百數來計算。
3分組活動:第21頁上面的課堂活動。
關鍵是要讓學生先討論出方法,交流,然后再動手操作。
三、教學例2
教師:運動會的組委會給運動員們送來了礦泉水。(課件出示:手推車推出25箱)
教師:你們知道一共有多少瓶礦泉水嗎?如果要知道一共有多少瓶,首先得明確什么?(每箱多少瓶)(課件出示:“3箱礦泉水共有36瓶”)
教師:現在可以求出結果了嗎?試試看。
學生獨立試算,然后全班交流。(重點說說解決問題的思路)
四、反饋練習
第21頁下面的課堂活動。
學生先獨立解決,然后交流評價、訂正。
五、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解決問題(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22~23頁例3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在現實的問題情景中,探索綜合運用乘、加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
2經歷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從問題入手、分析解決問題和通過移動變換解決問
題的策略。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價值,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春游嗎?在春游中會遇到許多與數學有關的問題,你們有信心解決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解決春游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解決數學問題)
二、教學例3
1呈現信息
(出示例3畫面)
教師:從上面的錄像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錄像中的信息有:
①每輛車可坐45個同學。
②已經開走了7輛車。
③又坐滿了5輛車。
④還有32人沒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