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時: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整百數乘一位數算法的過程,會口算整百數乘一位數。
2、在具體情境中應用數學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探索算法,理解算理。
教學難點:能理解多種算法的意思。
教學對策:多向思維發散,擇優選取最佳解法。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導入。
復習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口算。
口算卡片出示。
指名口算,說說算法。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題。
(一)情境引入
出示場景圖。
看圖,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二)自主探究
師:同學們提了很多問題,現在我們先來解決其中的兩個問題:
1、出示問題:女孩跑多少米?
怎樣列式?
指名口答算式。
獨立試算后先同桌交流,再班內交流:誰來給同學們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指名口答算法,學生的算法可能有3種,教師板書。
師:你喜歡哪種算法?你為什么喜歡這種算法?引導學生用第2、3種算法口算。
2、出示問題:男孩跑多少米?
你是怎樣算的?先自己算一算,再在小組里和同學交流一下。
交流算法。
3、比一比,試一試的題和例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一組一組口算。
比一比,每組中兩道題算法上有什么聯系?
2、“想想做做”第2題
移動卡片,算出上下兩個數的積。
讀題后,理解題意。
獨立思考。
交流想法。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快速完成并開火車核對。
4、“想想做做”第6題
讀題后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然后班內交流
四、課堂作業。
p71“想想做做”第2題(任選一組)、第4題、第5題、第6題。
板書設計: 整百數乘一位數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課前思考:
這部分內容主要教學整百數的口算方法。掌握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既是本單元的基本教學目標之一,又是進一步學習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和估算方法的重要基礎。教學時,要鼓勵學生聯系現場場景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獨立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從而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感知乘法運算的含義。
課后反思:
出示情景圖后,學生列出整百數乘一位數的算式,我提出“你能自己算出結果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我總結了教材上的三種方法。學生通過比較、交流體會到哪種方法更好,進而在多種算法的基礎上優化算法。第6題,我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寫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明確:要判斷“60個車輪夠不夠”可以先算出裝配32輛自行車一共需要多少個車輪,再把算出的結果與60進行比較;也可以先算出60個車輪可以裝配幾輛,再與32進行比較。由于很多學生課前就已經會計算整百數乘一位數,所以教學起來并不是很困難。
課后反思:
學生有口算的經驗,所以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比較容易,也較感興趣。教材上安排只有整百數乘以一位數,而我在設計的時候把整十數也安排進去,因為我認為在方法和原理上是相通的,掌握了整十數與一位數相乘的方法也就掌握好了整百數與一位數相乘,甚至可以引發學生對整千數與一位數相乘的方法,事實上也是如此,學生在計算三位數與一位數相乘時,看到末尾有幾個0就在得數末尾加幾個0,學得很容易,也很順手。當然在一些口算方法都得出時,讓學生比較你最喜歡哪種方法時,學生都不約而同選擇添0法,其實這種方法與下面要學的筆算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有相通的地方,可以在這里先作一鋪墊。當然本課中還有一點需要強調,即比較2×400和400×3積的數位的不同及2×500和400×6積的末尾0的個數的不同,這樣可以避免很多錯誤,而且將知識學得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