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案例
《金色的草地》一課教學案例
一:教學背景:
觀察是孩子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良好的觀察力是小學生智力發展的重要條件。小學生的觀察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經過長期的觀察實踐和觀察訓練。在生活中,善于發現事物的新、異、奇并把它們記錄下來,日積月累,一方面可以鍛煉觀察力,另一方面還可以積累知識經驗。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語文第五冊 《金色的草地》一課這篇精讀課文講述了俄羅斯鄉下的兄弟倆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快樂成長的情景,表現了“我們”對這片草地樸實的愛,以及這片草地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小男孩子無意中發現草地會變顏色,然后開始觀察,發現草地變色的原因,并從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本課文語言優美,再現的景色奇特美麗,是激發學生善于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激發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熱愛大自然,體驗“美”的好教材。下面就是筆者設計的《金色的草地》一課第二課時的教學案例。
二:設計
本課的設計,主要分三部分:
(一)、課前準備性學習
1、組織學生查閱資料,了解蒲公英外形特征及生長變化的規律。
2、收集有關蒲公英的材料。
(二)、師生互動
1、整體入手,以情貫穿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生:找出有關句子讀讀,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師:你們見過蒲公英的嗎?誰能把它的樣子說說?
生:說述蒲公英的樣子。
師:出示蒲公英的圖片。這些蒲公英給你留下了怎么樣的感受?課文中的“我”又是怎樣稱贊這片菜地、這些蒲公英的呢?
生:蒲公英一會金色一會綠,很有意思。
生: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
生: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可愛的蒲公英!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歡的一種花。
2、品位課文,體會感情
大屏幕顯示一個小孩吹蒲公英種子,同學們看后笑逐顏開,“哎,真有意思!”“我也玩過。”
師:吹過這種絨毛的小朋友請舉手。
生:我們學校前面的原野上就有蒲公英,我們上學路過時,經常吹著玩。
師:是嗎?那一定很有趣了。
師:小作者和你們一樣開心,把你自己融入到課文中,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師:誰敢站起來讀,同學們聽聽他開心嗎?
生:開心!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吹蒲公英的絨毛,很開心。
……
師:用自己開心的語氣再讀讀第二自然段,讀出作者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