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槐鄉的孩子
二,再次了解課文
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并引導引導學生互相討論:1,槐鄉的孩子是可愛的.可愛之處有以下幾點:
(1),他們勤勞懂事,從小就知道分擔父母的辛勞,不伸手向父母要錢,靠自己的勞動換取學費.
(2),他們吃苦耐勞,以苦為樂,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們以苦為樂;這從對他們唱著快樂的歌,滿載而歸,從對他們帶著甜密的微笑進人夢鄉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來.
課文中有關孩子們的勞動場面,寫得歡快,輕松,活潑,一點不給人以辛苦,勞累的壓抑之感,也說明了孩子們的以苦為樂.
2,愧鄉的孩子有什么樣樂趣:
(1),槐鄉的孩子離不開槐樹,就像海邊的娃娃離不開大海,山里的孩子離不開石頭.
(2),勤勞的槐鄉孩子是不像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
(3),槐鄉的孩子可不怕熱,他們背著水葫蘆,帶著干糧,沒等云雀開口歌唱黎明,就已經爬到小山上了.
(4),男孩常常是爬到樹上,用長長的鉤子一下又一下地削著槐米.
(5),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有的往籃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
(6),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7),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
3,讀完此課,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三,品讀佳詞妙句,領悟作者用詞的準確.
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詞語,多讀幾遍,想一想作者這樣寫得好處.
以下是要求學生重點領悟的:
⑴疊詞的廣泛運用,使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如:槐豆豆,香噴噴,山山洼洼,搖搖晃晃,一縷縷炊煙,香香的花粉.找出文中的疊詞,讀一讀.
⑵比喻,擬人修辭方法的運用,使文章的描寫更生動形象."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的掛滿枝頭,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頭的小辮兒."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槐花的潤澤精美以及槐花的俏皮和充滿靈氣.那美麗的樣子,真使人見人愛."老槐樹心疼的伸出手臂為他們遮住露水,并輕輕的哼著誰也聽不懂的歌."槐鄉人培育了槐樹,槐樹庇護著槐鄉的兒女,如父母疼愛著自己的兒女.多么溫馨的畫面啊!
找出文中的其他比喻句,擬人句,讀一讀,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⑶側面烘托的描寫.如"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釀出了甜甜的蜜.噼噼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米."作者從側面寫出了槐花的香,這是槐花的馨香引來了蜜蜂,引來了孩子."雞兒熱的耷拉著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兒熱的吐出舌頭,躲在樹蔭下直喘粗氣;蟬兒熱的不知如何是好,到處扯著嗓子亂叫."這幾句對動物的描寫,道盡了八月的炎熱,更襯托出槐鄉孩子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的
四,布置作業:摘抄好詞佳句.
五,聽讀文章《紙船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