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教學實錄
師:這兩句寫了什么?此時詩人看到這些情景,又會想到什么呢?
生1:他會想到自己的親人。
生2:他會想到自己的親人和自己童年時的小伙伴。
師:是啊,他可能會想到自己童年時跟小伙伴一起捉蟋蟀的場景,可能會想到小時侯一起玩時有趣的事,可能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可是現在呢?自己一個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們還能記起我嗎?再讀一讀,好嗎?
生: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師:詩人一個人在外地,多孤單啊!讀——
生: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師:他看到蕭蕭的落葉,看到捉促織的兒童,他心里又是多凄涼啊,讀——
生: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師:我在這里這么孤單,我的朋友啊,你們能想起我嗎?讀——
生: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請大家把整首詩聯起來.讀一讀,好好感受感受。
(蕭蕭的秋風吹動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這樣的景象令他倍感親切,也許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和童年吧?)
師:為了更好地體會詩人的感情,我建議和同學們一起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里去,看看他是怎么寫成這么美好的詩篇的,好不好?
生:好呀!(鼓掌)
師:那好,我就帶領大家一起去——(深情地)夜深了,詩人孤單單的,多寂寞呀!上床睡吧,又睡不著。秋風蕭蕭地吹,樹葉落了,送來寒意;那籬笆下捉蟋蟀的兒童啊,更加思念遙遠的故鄉、親人……!這一幕幕情景(用手作翻滾狀)涌上心頭,越想越怎么樣?
生:越睡不著,越興奮。
師:這時,詩人眼前一亮,蹬開被子,翻身下床,就干什么啦?
生:詩人就寫下了《夜書所見》這首思念家鄉、親人的詩篇。
師:你們看(字幕顯示):“詩,就是詩人在生活中的激情碰撞出來的浪花!”大家再把這首古詩誦讀一遍吧!
生:(齊聲誦讀)
四、作業
默寫一首學過的表達思念家鄉、想念親人的古詩。
教學反思:
1、趣味、直觀性的導入。教師借助《靜夜思》這首學生熟悉的詩,挖掘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喚起學生初步的情感體驗,為學習新課作鋪墊。再通過欣賞課文插圖,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激發起學習的興趣。
2、“瑯瑯書聲是小學語文課堂永恒的追求。”從整體感知到研讀探究,最后熟讀成誦,都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朗讀中,在豐富的情感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閱讀教學提倡“強化初讀、延遲開講”,古詩教學更是如此。“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教師指導學生反復地閱讀詩句,把這首詩的感受讀出來,進而抓住關鍵語句研讀體會,與詩人的心靈對話。
3、拓展積累。布置課后作業,引導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