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識字教學仍然是小學三年級教學的重點,設計充分體現這一原則,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及遺傳學規律,多層次、多角度、立體化、人性化、有梯度、教學生識字、使每個學生都會讀,點燃學生識字的興趣和熱情,提高課堂效率。
三、粗品文本,自主探究
1、孩子們,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文中那些句子讓你感受最深刻,請大家默讀課文找找這些句子
2、讓學生自主討論,
3、匯報交流,老師指導并做相應的評價。﹙此環節老師要用心指導,努力讓學生整體感知全文)
[設計意圖]
讓學生粗略、整體上感知文本把握文章主線和脈絡,提高學生認知能力,“找出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句子,就是找到來文章的靈魂,”“找”的過程就是學生研讀、思維、想象、表達和遷移有機融合的過程。也為精讀文章打下基礎,奠定感情基調。
四、細品文本,深入感悟
1、自由的反復讀課文開始到終于走到來洛陽這一段,合作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2、邊讀邊想年輕時候的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3、出示相應的句子,指導朗讀,讀出讀出好學。
4、再讀課文,解決遠近聞名是什么意思。
5、請學生換詞,并引導學生用遠近聞名造句。
6、還原,演繹遠近聞名,并做相應的評價。以讀為核心,品詞、品句、品讀體會孔子的好學和謙虛。
7、引導學生用心靈跟隨孔子去跋涉,(第二段第一句)讓學生與文本對話。
8、介紹當時旅途的情況,還原生活,出發前的一天晚上孔子的(妻子、老婆、兒子)對他說什么?
9、以讀為本,重點錘打敲擊“風餐露宿和日夜兼程”。
10、角色互換,入情入境,提取學生情感儲備,,并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體悟內蘊情感。
11.還原對比,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升華朗讀加深理解。
12.別人在家里情況跟孔子的情況對比朗讀,升華主題。
[設計意圖]
課堂是生命涌動的場所,閱讀教學必須堅持重朗讀、重感悟。披文入境,緣文解情,使朗讀、想象、表達有機融合,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中心思想碰撞,把語言的實踐和精神的感悟較巧妙的結合起來,讓教與學和諧相生,情與知完美統一,達到人文內化,語文優化。
[板書設計]
孔子 圖 拜師
像
曲阜
餓了
黑夜
困了
雷電交加
狂風大作
洛陽
[作業超市]
1、摘抄孔子的格言
2、讀課文
3、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