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說課稿
(2)他可能什么時候有問題?(吃飯時、睡覺時、走路時)
(3)從中,你感受到孔子怎樣的優秀品質?(勤奮好學)
師小結:通過品讀文章,偉人孔子的形象在我們的心中樹立起來了,他(求知若渴、吃苦耐勞、勤學好問、謙遜有禮)。
另一方面:研究敬重老子的原因:
●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謙虛、有禮、熱情(“迎候”體會有禮、熱情,后一句話體會謙虛。)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誨人不倦(理解“毫無保留”)
(1)當孔子隨時隨地向老子請教,老子會怎么說?
(2)當孔子打破砂鍋問到底,老子會怎么做?(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講)
(3)這種不知疲倦,有耐心地把知識傳授給別人,叫“誨人不倦”)
【[找出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詞句,就是找關鍵句,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充分地去讀、悟、思、說,借助重點詞句,搭建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張揚學生的個性!
板塊四:聯系實際,升華情感
1、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2、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談一談讀了課文的感受。
3、進一步體會最后一段的意思: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板塊五:拓展實踐,延伸活動
1、積累名言:孔子有很多話都很有道理,被他的弟子整理編輯成了《論語》,廣為傳誦。你能說你你都知道那些孔子的名言嗎?學生交流孔子名言,老師相機投影相關的名言(摘錄課文內的名言)
2、開始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收集?鬃、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立的儒家、道家學說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課后去搜集他們的一些故事,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去感受一下這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這是對學生通過多渠道獲得知識起到引領的作用。
板書:17、孔子拜師
有禮敬重
孔子拜師老子
曲阜——————不畏艱辛——————洛陽
求知若渴
謙虛好學毫無保留
勤學好問誨人不倦
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