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
2、由欣賞景自然過渡到詩人的感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先讓學生談理解,然后教師補充“西子”與“西湖”的共同點:一是都在杭州;二是名字均以“西”字打頭;三是兩者都娥娜多姿、溫柔嬌美、天生麗質。近而讓學生品出詩人比擬精妙,品語言魅力,感受詩人把西湖比成中國古代最美的女子,他對西湖是多么熱愛。并采取多種形式讀出這種感受。這一環節,教師引導學生依托詩文反復品味語言,在讀的過程中,投入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在誦讀過程中,深入品味語言的韻律內涵。在讀中檢查理解。然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板書:淡妝濃抹)并非是對西湖一時一景的描寫,而是抓住了西湖神韻,進行的精煉概括,成了贊美西湖的巔峰之作。而學生此時的理解仍然只停留在詩中對晴天、雨天的描寫上。只有學生感受西湖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下的景色,才能深刻理解這兩句詩。因此,在后面的教學中,隨著學生對西湖組詩的學習,逐步加深理解,感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魅力。
三、學習第二首。(出示詩)
西湖自古美名傳,無數文人都贊美過它,由此轉入對楊萬里的《曉出凈慈詩送林子方》的學習。
1、學生讀通詩句。
2、然后說說如果根據詩意畫一幅畫,你會用怎樣的色彩,畫成什么樣。引導學生抓住“接天、無窮碧”想象荷葉之廣袤,視野之寬闊;抓住“映日、別樣紅”感受花之鮮艷,這是對學生進行說和想象的訓練點。比如:荷葉的描寫,由一片綠葉到一湖綠葉,直到水天相接處,藍天、碧葉、紅花相映成畫。讓學生在豐富想象中感受美,并用讀表現出來。六月西湖,碧葉紅花妝扮,濃妝艷抹,品湖之濃艷,這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學習第二首,既是對“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加深理解,又以此句抒情。
四、拓展補充
古詩詞是燦爛輝煌的寶藏,不應止于課本、課堂學習的局限。應借助課堂教學拓展延伸,大量閱讀,我根據學生學習基礎及教材內容,優化課堂資源,擴展古詩詞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因此,我補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錢塘湖春行》。讓學生讀后說說自己的感受,體會雨中西湖及春天西湖的美,再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加深理解。
2、為全面感受西湖美,體會“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妙,再欣賞雪中西湖、秋之湖、月下西湖的美景。(板書:秋、雪、冬)此時,學生完全感受到西湖“晴陰雨雪皆成景,春夏秋冬入畫屏。(板書:皆成景、入畫屏)
五、賽詩會
舉行跨時空的賽詩會,教師語言鋪設情境,學生以不同詩人身份吟誦四首古詩,既激發學生誦讀興趣,深化對詩的感悟,又把同一題材的詩串在一起,便于記憶。
六、最后,以超市的形式出示作業,給學生選擇余地,把課堂內容延伸到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