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后雨》課堂實錄
師:你有哪些收獲?
生:我知道了唐宋八大家分別是誰。
生:我知道了蘇軾在杭州作知州,他為西湖疏通河流,還造了蘇堤。
師:你們可真會學習,能從這么多資料中提煉出如此重要的知識,可真了不起!你知道這首詩題目意思以及這首詩的意思嗎?以前理解古詩有什么好方法?
(提出質疑,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加深學生的印象。)
生:結合注釋理解古詩。
生:借助插圖理解古詩。
生:想象畫面理解古詩。
師:請用這些方法,自己學習這首古詩。
學生自學古詩
(深入挖掘學生學詩經驗,幫助學生歸納梳理學詩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極大限度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時間和空間的保障。)
交流詩意
(及時了解學生學習過程的反饋信息,以便及時調整學習活動的進程或走向)
師:讀第一句詩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閃閃的
老師:你從哪兒看出來這是描寫的晴天的西湖?
生:晴方好
師:板書(晴方好)
師:請齊讀“水光瀲艷晴方好”。你還明白了什么?
學生: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真好呀!
師:在這句詩里“瀲滟”是什么意思?
生:波光閃動的樣子。
師:你能用其他的詞來描寫水光瀲滟嗎?
學生:波光閃閃
學生:銀光閃閃
生:波光粼粼
生:銀光閃爍
生:晶瑩剔透
生:亮亮晶晶
師:亮晶晶的湖面,你覺得像什么?
生:像星星掉進了湖里一樣
生:像耀眼的鏡子。
師:多好的詞啊,多美的詩呀,晴天的西湖太美了。讓我們一起朗讀“水光瀲艷晴方好”。
師:晴天的西湖還有很多美景,同學們,此刻,假如你也在欣賞西湖,你還會看見哪些美景呢?
生:我會看見小魚在水里嬉戲
生:湖水很清澈
師:是啊,藍天綠水,多么清澈啊
生:我看見了青山秀水
師:這個詞用得好啊,還有嗎
生:我看見船在湖面上開來開去
師:是啊,湖面上還有小船劃過呢
生:湖面上碧水連天
師:這就是晴天的西湖啊,所以作者說,讀——
生:水光瀲滟晴方好。
師:一個“好”字就道出了西湖的美,真是一字千金,這就是古詩的魅力。人們常說有西湖晴天不如雨天,雨天不如雪天。忽而天空飄過了一片雨云,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雨中西湖。
生齊讀第二句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我看到了煙雨迷蒙的小雨。
生:我看到了如牛毛,如花針的小雨。
師: 詩人蘇軾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齊讀:第二句)
師(板書“空濛”)
創設情境: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團團白色的云霧。它們如輕紗一般,隨風飄動,若有若無。就像童話中仙境一般,所以詩人說——(引讀第二句。)
生齊讀
師:你讀懂“空濛”了嗎?
生:云霧迷茫的樣子。
師: 如此美麗的景色,詩人用了一個什么字來概括雨中西湖的特點?
生:奇。
(板書:雨亦奇)
師:請同學們帶著對西湖的理解讀朗讀一、二句。
3、學習古詩的三、四句。
師:西湖時晴時雨的美景讓詩人的心都醉了,他觸景生情,這使作者聯想到住在西湖附近的西子?你了解“西子”嗎?
生:西子就是西施
生:春秋時期越國的美女,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師:詩人為何會把西湖比作的西施呢?西施到底有多美呢?
生:(齊讀第四句。)“淡妝濃抹總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