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案例及反思
整體疏通感知課文之后,通過多媒體播放《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的錄像,隨著優美的音樂,在聲情并茂的朗誦中,小興安嶺四季美景一幅幅展現在孩子們面前。孩子們陶醉其中,不是指點著,發出一聲聲驚嘆。
在優美的情境之中,孩子們感受著美,隨著老師的點撥,很直觀、很輕松、很投入的理解了“封”“浸”等難解的詞義。并有層次地感知了課文,真切地感受著生機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實累累的秋,雪景壯麗的冬。帶著美好的體驗,孩子們熱情的描述著他們最喜歡的季節,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訓練了口語表達能力。
音樂和文字都是通過一種媒介,喚起人們內心感受,調動過往的經驗,重現某種場景或感情。在教學中,借助音樂,調動孩子們的想象力,進一步體會文章。因此,在學生朗讀、背誦時都配以抒情的音樂,使得學生在優美的情境中更好地調動情緒,充分的朗讀,在讀中積累語言,領悟文章。
三、營造情境,在交流的樂趣中陶冶情操、挖掘潛能
在學習本課時,我先后安排了3次自學時間,學生自學時間超過1/2。在教師營造的自學情境中,孩子們潛心讀書。在老師的引導點撥下,充分挖掘潛能,抓住一點,突破一點。從整體感知,到品讀感悟,層層深入。抓住小興安嶺四季樹木的變化為突破口圈畫、理解、品讀。
每個孩子在內心總是爭強好勝的,渴望交流,渴望表現自己。利用孩子們這種心理,我在課堂中多次采用了小組學習法(兩人或四人一組)。組內學習,讓每個孩子都動了起來,營造互學互助情境,激發競賽情境。讓學生在交流中團結協助,在交流中互相競賽,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充分挖掘孩子們學習的潛能。
把課堂學習的權利還給孩子們,孩子們有選擇地品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在這種溫暖和諧的、可信賴的、充滿自信心的、無拘無束的情境之中,師生更有效地互動。
由于情境的優化,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親、助、樂等人際情境中互相切磋、合作互助、取長補短,培養了團隊意識、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在這種良好的情感氛圍中,生生更有效地互動。
創設情境,優化情境,得以充分挖掘潛能,使孩子們從感受美的樂趣中感知教材,掌握方法,培養能力,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這是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懈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