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了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小興安嶺樹多,像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作為描述重點。作者在描述時,不僅抓住不同季節的景色特點,而且還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特點----樹木來寫,同第一部分總述相呼應。選編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學習小興安嶺美麗富饒的同時,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①認識“融、匯”等10個生字。會寫“匯、欣”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抽出、嫩綠、匯成”等15個詞語。
②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④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讀中感悟和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內容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小興安嶺四季風光的課件。
學生準備:組織學生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文字資料、圖片。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課時,已經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的過程中,對于學習此種類形的課文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再學起來就不會那么陌生了。而且,課前布置學生進行小興安嶺的資料搜集對于學生理解其特點有一定幫助。課文的景色描寫非常有特色,語句也很優美,相信學生學習起來一定會非常愉快和投入。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引導質疑
①學生展示搜集的資料,教師播放小興安嶺四季風光的課件。
②讓學生說畫面談感受,從而導入課題:美麗的小興安嶺。
③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如,小興安嶺在什么地方?課文是怎樣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的?)
④你找算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通過資料的展示和談感受,對小興安嶺有個初步印象,便于理解課文。看了題目后,請學生質疑,可以使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形成較好的讀書習慣。)
二、初讀課文
①初步感知。
a.學生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自由讀課文。
b.在文中找出要求會認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②檢查交流。
a.出示帶生字的詞語,指名讀,集體讀。
b.重點指導難讀的字。
難讀的字,抽chōu 賞shǎng 浸jìn 縷lǔ 獻xiàn 軟ruǎn
c.指名學生讀課文,大家評價。
(通過初步的讀書,認識生字,在進一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鞏固,特別是對難字的指導,可以使學生掌握好后,更好的進行課文的朗讀。)
三、再讀感悟
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并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
②學生讀畫,教師觀察學情。
四、寫字寫詞
①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讓學生認讀,再組詞。②寫生字一遍,再抄寫詞語一遍。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字詞
聽寫生字詞。聽寫后同座互相批改。
二、感悟品味
①學生交流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引導誦讀品味。
a.根據學生朗讀,多媒體出示: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欣賞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學生說喜歡的原因,教師板書:抽出
◆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春天的畫面。
◆體驗“抽出”的過程。體會“抽出”用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