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美麗的小興安嶺
嶺
教后反思: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幅幅精美的圖畫。課文先從整體上介紹了小興安嶺是幾百里連成一片的綠色海洋;然后按春、夏、秋、冬的季節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最后總結性地告訴人們:小興安嶺既是一座景色誘人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在課文中把這一特點,作為描述重點,并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的物產。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是學習本課的重點。
學習本課是承接前一個單元的訓練重點。繼續運用“多讀多想,讀通課文”的讀書方法把課文讀通,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時在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的過程中,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本課我分了3個課時完成。第二課時主要通過品讀優美句段,了解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全面欣賞小興安嶺和課文語言文字與意境的美。通過指導朗讀、背誦達到積累語言和進一步內化語言的目的。立足于以人為本、促進發展的課程觀,整個教學過程是學生生活化的實驗過程:欣賞小興安嶺四季的美、并把各自的體驗、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閱讀成為學生個性化行為,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比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味語言文字,把讀和理解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親切、學起來輕松愉快、讀得準確、讀得生動、讀得入情。
本課設計的教路和學路都比較清晰:(1)學生根據各自的喜好選擇段落細讀,看作者抓住小興安嶺各季節的哪些景物進行了描寫,這些景物的特點是什么?(2)品味優美詞句并在小組中交流體會。(3)有感情地朗讀。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白x”、“思”、“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但教學中老師還不夠放得開,形式還比較單一,如何在以學定教的同時教學引導得更靈活則是今后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