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
課 題
美麗的小興安嶺 主備教師 付麗 使用教師 劉楊楊 使用教師 三年組全體學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學習作者抓景物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 3、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興安嶺四季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教學難點 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圍繞“自然風光”這一主題而編寫的,具有豐富的人文教育內涵。而《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抓住景物特征,充分表現了小興安嶺是巨大的寶庫和美麗的大花園的特點。課文首先寫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麗景色作為描述重點。春天,抓住“樹木”“積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來描寫;夏天,抓住“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等景物來描寫;秋天,抓住“樹葉”“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來描寫;冬天,抓住“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興安嶺冬季的特點。 本文中心突出,結構鮮明,語言優美,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于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閱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小學語文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三年級的孩子雖然學習了一些詞語的運用,但對于剛上三年級不久的學生來說,借助文章中的重點詞語,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還需要進一步的培養和訓練。 教學流程(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