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研究教學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重、難點:體會阮恒輸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回顧全文。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8課,板書課題,齊讀。
2、“她”和“我”分別指誰?(板書:小姑娘 阮恒)
3、課文有一個字出現了許多次。(出示血)它有兩個讀音,一個讀xie,另一個讀xue ,現在把這個字放在句子里,你們能讀準確嗎?
4、回憶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板書:輸血)
二、感悟交流,個性朗讀。
(一)輸血原因
1、對于輸血,阮恒是怎么想的呢?你是從哪知道的,給大家讀讀。(出示12段)
2、會因為輸血而死嗎?是的,懂得一些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每次只需要抽一點血就行了,死不了。所以,阮恒的想法并不是真的。我們再一起讀讀阮恒的想法。
3、發現了嗎?在這段里,有一組反義詞。(板書:死活)阮恒是想讓自己死,而通過輸血的方式讓小姑娘活。
4、而此時,正在死亡邊緣徘徊的是誰啊?找找課文,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小姑娘瀕臨死亡?(出示:經過查看,……死去。)
(1)說說你的體會。
(2)把危急的狀況讀出來。
5、醫生和護士都想趕快救她,單但都因為不具有她的血型而無能為力,小姑娘又想死亡逼近了一步,但只有“輸血”才是救活她的唯一的辦法。書中有一個詞就說明了輸血的緊迫性。誰能快速地找到它?
6、什么是“迫在眉睫”?
7、是呀,危險已經到了眼前,醫生只好把救助的眼光投向了那幾個孤兒,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這時,誰站出來了?
(二)輸血前
1、我們來看看阮恒獻血前的樣子。(出示第5段)指讀。
2、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害怕)你從哪看出來的?讀出害怕來。他會想些什么?
3、你為什么又舉起了手?
4、這里有兩次“舉手”,有什么不同?
5、你能把阮恒這種矛盾的心情讀出來嗎?配上動作讀。
6、這段是對人物的(動作)描寫,從阮恒的動作中,我們感悟到了他矛盾的內心。
(三)輸血時
那么輸血時,又有哪些地方也體現出阮恒這種矛盾的心情呢?默讀課文8-11段用~~~畫出他害怕的句子,用——畫出她堅決地去救小姑娘的句子。
1、先來讀讀表現阮恒害怕的句子。(3句)
2、找出這三句話中意思相近的詞,相同點是什么?
3、“啜泣”是怎樣一種哭?“嗚咽”呢?“哭泣”呢?這三個詞,從順序上,你發現了什么?
4、是什么讓他哭得越來越厲害?他想到了什么?
5、填空:當針扎進他血管的時候,他以為——,當鮮血汩汩外流的時候,他更以為——
6、那我們通過朗讀來表現阮恒對死亡的恐懼的逐漸加深。
7、阮恒的內心,作者是通過對人物的(表情)描寫來表現。
8、雖然阮恒對死亡越來越害怕,但他退縮了嗎?我們繼續匯報哪些句子能看出他的堅決?
(1)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你體會出什么?
(2)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表面上一句話不說,內心一定補平靜,他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