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8個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焦渴、竟然、喜出望外”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抓住重點語句,感受旱情,體會小姑娘的孝心使水罐發生的神奇變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品讀水罐的神奇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旱情的嚴重。
教學難點在品讀水罐的神奇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星空圖:同學們,浩瀚的宇宙,總是充滿神秘的色彩,讓人產生許多美妙的遐想。看,在這美麗神奇的夜空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到這幅圖,老師想到了兩個成語,你們想到了嗎?(繁星滿天、星光燦爛)在這漫天星斗中,有一組星星,永遠高掛在北方,這是——出示:北斗七星。
這七顆星星是怎樣來的呢?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用他豐富的想象力,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又感人的故事!板書課題。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童話故事新奇有趣,從浩瀚的宇宙、閃亮的星星引出課題,富有神秘色彩,富于遐想,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
(二)感知神奇,學習生字詞。
1、自由放聲朗讀課文,爭取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交流:讀了這個故事,你最想說得一句話是什么?(故事很神奇;小姑娘很善良……)
3、檢查字詞。
竟然 焦渴 忍不住 一瞬間
絆倒 湊上去 咽唾沫 涌出
清澈新鮮 端端正正 匆匆忙忙 喜出望外
出示:
①指名認讀,去拼音讀(重點指導“湊”“咽唾沫”)、齊讀。(老師用上竟然,忍不住等點評,如:你真厲害,第一次讀,竟然一個字都沒有讀錯,讓老師忍不住想夸你啊!
②出示第二組詞語
大旱災 小姑娘 水罐 鉆石 星星
你能用上面的詞語簡單說說課文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神奇故事嗎?
指導書寫“罐”,隨機板書:空 滿 銀 金 鉆石 星星
(三)感受旱情,激發情感。
過渡:你們見過大旱災嗎?現在讓我們乘上時間的列車回到很久很久以前。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這是一場怎樣的災難?(可怕、恐怖、嚴重……)你是從哪些詞語感受到的?
3、交流中理解詞語“干涸、干枯、焦渴”。
(1)“干枯、干涸”是一對近義詞,能將它們的位置調換嗎?為什么?
(2)“焦渴”是什么意思?在炎炎夏日,我們上了一節體育課,沒有喝水,覺得——口渴,而當時的人們,他們一天、一星期,甚至一個月都喝不到一滴水,嘴巴渴得說不出一句話,身上就像在火上烤焦了的熱鍋,火燒火燎的,這就叫——焦渴。
4、當時的人們面對的是一次怎樣嚴重的大旱災啊!(點擊課件)教師描述:圖一、到處都是干裂的土地,沒有顏色,沒有希望;圖二、樹木草叢都被太陽烤焦了;圖三、牛羊等動物,因為缺水而大批大批地死去;圖四、圍在大大的枯井旁的,是不計其數的空水罐啊!(帶著感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