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補天》教學案例
《女媧補天》是我國古代的一個神話故事,講的是天突然塌了下來,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煉就五彩石,將天上的窟窿補好的故事。贊揚了女媧勇敢、善良的品質以及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一、旁征博引,激發興趣
師:(出示神話人物“盤古”圖)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他嗎?
生:(異口同聲)記得,是盤古
師:你能用一個詞來說說他嗎?
生1:頂天立地
生2:力大無窮
生3:勇猛
……
師:是呀,他是一個神話人物,有著非常神奇的本領,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通過豐富的想象創造出來的。(板書:神奇 想象)今天我們要再次走進神話故事。(宣布上課)
(設計意圖:編者將這篇課文放在以 “神話、傳說故事” 為主題的單元中,由此可見,讓學生了解神話傳說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是本文教學的目標之一。于是,在課前談話時,我出示了上學期學過的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中的人物盤古,讓學生回憶人物的特點,簡短的談話,喚起了學生對神話特點的認識,很順利地進入了下一環節。)
師:(播放女媧造人的動畫片)看了動畫片,你想說什么?
生:這個人輕輕一捏,就捏出了一個泥人,一下子又變活了。
師:是啊,多么神奇呀
生:我知道這個造人的人叫女媧
師:(出示“女媧”) 誰來叫叫她
指名
師:女媧多神奇呀,輕輕一捏就造出了一個人,這是神話人物的共同特點,都有神奇的本領。女媧造人之后又發生了什么離奇的故事呢?今天我們來學另一個神話故事
出示課題 齊讀
(設計意圖:從生動形象的動畫片《女媧造人》入手,學生能深刻感受到女媧這個人物的神奇,同時喚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師:老師先來檢查一下你們的預習情況
出示課文有關詞語
師:先自己讀一讀
師:這里有幾個難讀的詞語,誰能讀準它 (冶煉 掙扎)
指名讀
齊讀詞語
師:看來你們預習得非常認真,那課文到底是怎么寫的呢,趕快打開書本去讀讀,注意讀準生字,讀通課文,再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能不能用簡單的2、3句話來說一說呢?
自由朗讀,教師巡視
師:誰準備好了,能用自己的話來簡單地說說這個故事。
生:自從女媧創造了人類后……(較羅嗦)
師:你講得非常清楚,誰能概括得更簡單?發生了什么事?女媧怎么做?
生:一天夜里,遠遠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塊。女媧冒著生命危險去找五彩石,把天補上了。
師:你真能干,誰也能學著他的樣來說說?
指名一人說
師:說得真好,我們也來學著他們的樣簡單地來說說這個故事。
學生自由說
(設計意圖:課前預習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作業,在初讀課文前安排了檢查生字、詞語是對學生課前預習的一個檢查,以引起學生對預習作業的重視。所謂“書不讀熟不開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是感悟課文的前提和基礎,更何況是三年級的學生,應帶著一定的要求去朗讀,而抓住重點概括課文大意也是三年級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項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