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教學設計
⑵ 學生選擇對象寫并匯報交流。
6、師生共同小結。
看來,西門豹的做法的確(巧妙)。這以后做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不再相信迷信),人禍是解除了,那么天災呢?課文寫到了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最后一段。
三、總結延伸
1、同學們,學到這兒,你有什么想對西門豹說的嗎?(學生自由說)
2、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究欲望,并推薦好書。
【板書設計】
田地荒蕪 天災 巧妙 破除迷信
人煙稀少 人禍 明白騙局
【教學反思】
收獲:
1、運用新的教學理念:
反復鉆研教材,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請教,把平時學到的新課程理念運用其中,幾經(jīng)修改,最后設計出令自己滿意的、既符合學生實際又符合自身水平的教案。這堂課我主要體現(xiàn)的教學理念是:充分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在課堂中,我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學習,嘗試以“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的主問題作為課堂研究學習的中心,目的就是激活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意識。而核心問題的解決主要依賴學生自主地探索學習;按學生問題的板塊和進度,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或伙伴合作研究解決問題。讓學生憑借課文進行研究性學習,將語言文字訓練和思維訓練緊密地結合起來。給學生以尋找語言轉換的機會,在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同時,激發(fā)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懲治巫婆、官紳頭子的方法的欲望,努力啟發(fā)學生的求異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新渴望,發(fā)展學生的綜合智能。
2、教學靈感:
在討論“為什么‘官紳頭子’和‘官紳’處理方法不一樣”時,學生開始只認為“官紳頭子”罪惡更大。我為引導學生這樣問:如果這些官紳和巫婆、官紳頭子一樣壞,西門豹還會放過他們嗎?”(這是備課中沒有的,是根據(jù)當時學生出現(xiàn)單一的理解而引導提問的。)于是引出學生“這些官紳認識到自己錯了”“西門豹為了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等多元理解。
不足:
1、時間安排合理性不夠:
“不行……”句反饋時還可以多請幾個學生說說,后面三句說得太多太雜。因當時考慮到如果不讓學生說,是否顯得不尊重學生。
2、引導作用不大:
(確切地說是教育機智的問題)雖然有引導,如“不行……”句中學生一開始就說到“西門豹以其人之身還治其人之道”時,我感到大部分學生還沒領會到這一點,就問:“那么巫婆以前是怎樣的呢?”意在引導學生說出巫婆給河伯娶的媳婦都是漂亮的姑娘,那么西門豹說“這個姑娘不漂亮、要選個漂亮的再送去”就符合巫婆的情理,把巫婆投進漳河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巫婆沒有理由推辭。可學生還是在“巫婆和官紳勾結,以河伯娶媳婦為名來騙錢害人”這一點上做文章。估計學生已理解,教師沒有再引導,而是讓學生讀句子。
3、“巧妙”強調不夠到位:
應該說整節(jié)課的內容以“巧妙”串聯(lián)、讓學生圍繞“巧妙”討論和學習都很不錯,但我沒有及時強調,導致大部分學生一開始理解不夠透徹,參與面不大,重點外顯性不夠。在學完“不行……”句時,應強調“巧妙”;第二段小結時,應再次強調“巧妙”并板書,這樣學生會更更有意識去感悟、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