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色的海灘上》教學設計(第二教時)
一、教材依據
《在金色的海灘上》選自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語文第十二冊第20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設計思路
《在金色的海灘上》是一篇文質量優美的閱讀課文,抒情意味很濃的。文章通過記敘一位小姑娘在海灘上為一位畫家看守衣服和畫夾而謝絕回報的事,贊揚了小姑娘誠實守信、樂于助人的金子般的美好心靈。《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智慧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因此,教學中針對課文特點及聾生實際,我抓住課文的題目“金色”中和課文的重點句段,創設情境,緊扣“美”這一情感主線開展教學,以“強化誦讀,注重感悟”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讀代講,啟發想象、引起體驗,讓學生感悟美,內化語言,受到美的熏陶,并在師生的平等對話中使聾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通過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能力目標: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悟和交流,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課文,教育學生學習課文中小姑娘助人為樂,誠實守信的美好品質。
創新目標:結合具體情境進行想象,培養學生創造想象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中所敘述的具體事情,領會小姑娘的美好心靈。
五、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敘述重點事情的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的美好心靈。
六、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課文彩色插圖)
教學課件(海邊美景圖、各種各樣的貝殼圖)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讀題想象美
1、首先讓學生齊讀課題,讓學生想象課題給我們展示的畫面,
2、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金色沙灘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沙灘的美,進而告訴學生:金色的沙灘多美呀,一幅海上日出圖,近處的沙灘、海水,遠處的礁石、泡沫,天上的海鳥、朝霞……可抓住這幅圖來營造一個美的情境。誰來給大家簡單地描述一下自己所見到的海邊的美景呢?(讓學生在欣賞與練說中感受到了美,愉快地進入了課文的學習過程。)
3、課文還寫了什么美呢,趕快讀讀課文吧!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在讀中發現海水美、貝殼美、小姑娘的心靈更美,
(二)、以讀代講,感受美。
1、通讀,總體把握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并思考:在這么美的海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借助課文插圖讓學生總體把握課文。)
2、研讀,給課文分段
再讀課文,分組研討課文有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主要講什么內容。(由于本文較長,應首先理請課文的思路,便于有重點的學習。)
第一段(1~6)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
第二段(7~12)主要講小姑娘給畫家看衣服的經過。
第三段(13~21)小姑娘堅決不收畫家送給她的貝殼。
3、精讀,抓住重點句品味美
(1)海水美;課件二出示句子:“碧藍的海水一望無際,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極了!”
學生讀句子,思考:海水美在哪里?
(2)貝殼美:美麗的貝殼映著陽光,更加燦爛奪目。美麗的貝殼從塑料袋里漏出來,一棵棵落在金色的海灘上。(看課件三,欣賞各式各樣的貝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