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色的海灘上》教學設計
《在金色的海灘上》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閱讀課文。文章通過記敘一位小姑娘在海灘上為一位畫家看守衣服和畫夾而謝絕回報的事,贊揚了小姑娘守信負責、樂于助人的純樸的美好心靈。針對課文特點及學生實際,我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學習,從而達到多方位訓練的目的。以下是我設計的一個教學片段:再讀、感受品質
1、反饋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讀一讀課文,她的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邊讀邊在旁邊劃劃,把你的感受寫寫。
小姑娘搖了搖頭,說:“我答應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來!
課件出示“我答應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來!痹僮x,你為什么得那么果斷、那么堅定呢?是啊,答應了別人的是就要做到,就要信守諾言,這就是誠信。ò鍟┘词褂龅皆俅蟮睦щy也要克服,也要遵守諾言,這就是誠信!當時小姑娘的處境是怎樣的,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課件出示“太陽越升越高,小姑娘的額頭上沁出了細細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苯辜钡纳袂橛质窃鯓拥纳袂槟?對,不是一般的著急,而是非常非常地急,就差沒跺腳了。此時小姑娘在想什么?
不管小姑娘多著急,不管小姑娘多想回去,她都沒有回去,因為她?
就在小姑娘汗流滿面的時候,就在小姑娘焦急萬分的時候,就在小姑娘……一個好心的老伯伯走了過來(課件出示4句話)不著痕跡地和學生分角色朗讀。
全班,個別
②老伯伯走了。海水輕輕地漫上沙灘。小姑娘站起來,把畫家的畫夾和衣服緊緊地摟在胸前,一步步往后退,眼睛直望著礁石那邊。 她并沒有離去,因為她答應過叔叔就要說到做到,就要信守諾言。
那么,小姑娘還有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情況一: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虿浑S便要叔叔的貝殼。(直接板書)等了這么久,叔叔終于揀來了貝殼,瞧(逐一出示貝殼)
情況二:她揀起了貝殼
這些貝殼是——叔叔揀來的,瞧(逐一出示貝殼)
有……還有這些不知名的美麗的貝殼。看著這些貝殼你想說什么?小姑娘喜歡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的確是很好看,你看,這是沙蜊子,這是大貓眼,這是小螺螄,這是金海螺……你要哪個?隨你挑。ㄉx小姑娘的話)。
這么美麗的貝殼,多么喜歡他們啊,又是叔叔揀來白白送給小姑娘的,她卻說——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她是忍著心中極度的喜愛,她是壓抑了心中的那份渴望的。此時你想對小姑娘說什么呢?
多好的小姑娘啊,多善良的小姑娘啊,此時畫家的心也和我們一樣,一樣地被感動,他把塑料口袋捅了一個洞,希望她能悄悄地揀起那些貝殼,沒想到小姑娘卻把他喊住了——叔叔,你的貝殼掉了。聽到她的喊聲,看著她的舉動,叔叔的眼圈紅了,那是因為?
有人說,《在金色的海灘上》是一篇說教意味很濃的文章。我倒覺得,這更是一篇人文情懷比較細膩的美文。作者透過畫家這一特殊的藝術視角,讓我們看到一位純樸、可愛的小姑娘,感受到她美好的心靈。
課文是通過小姑娘的一言一行來表現她的美好心靈的,因此可讓學生將表現小姑娘美好心靈的對話畫下來,反思為什么這幾句對話令人感動。這是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因為根據小姑娘的三句對話可將全文分為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層層遞進,展現了小姑娘的美好心靈。也正是從自由讀、引讀、分角色朗讀這三句話中,學生把理性認識轉化為具有個性色彩的情感,使小姑娘的形象像一尊富有立體感的塑像矗立在孩子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