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色的海灘上》教學設計
課題22、在金色的海灘上課時計劃2課時教學內容分析《在金色的海灘上》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閱讀課文。文章通過記敘一位小姑娘在海灘上為一位畫家看守衣服和畫夾而謝絕回報的事,贊揚了小姑娘守信負責、樂于助人的純樸的美好心靈。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是本文寫法的一個特點,而領會課題尤其是“金色”一詞的含義,是本文的一個難點。如何突破難點?以讀代講,即對重點句段進行感情朗讀訓練,不失為好辦法。換言之,讓學生找出描寫海景美和小姑娘外貌美的句子,細細品味,逐層想想:作者為何要這樣寫?小姑娘究竟美在何處?這“金色”單單是指海灘嗎?然后,教師邊啟發邊引導學生朗讀。如此“以讀代講”,會使學生不知不覺地步入小姑娘那金色的內心世界,盡情感受甚于“景美”的“心美”。教學目標1、 通過學習課文,能夠積累一些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2、 啟發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課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 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使學生能夠發現在金色的沙灘上,小姑娘那顆誠實守信的金子般的心。教學重難點1、 抓住小姑娘和畫家叔叔之間發生的三個小故事,感受小姑娘的高尚品質。 2、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設計思路(含教法設計、學法指深入挖掘文本,讓學生深刻理解人物的品質。第一步,讓學生初讀課文之后,抓住關鍵句子,感知人物品質。第二步,引導學生閱讀相關句子、段落,全面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品質——哪怕是烈日炙烤,別人勸說,海水來襲,時間很久,她仍然信守諾言,毫不動搖。小姑娘不要畫家的貝殼,不是貝殼不美麗,也不是她不喜歡貝殼,而是她確實牢記老師的教導,并把它變成了行動。這樣,由感性到理性,使認識得以深化。最后引導學生從畫家的角度,展開想象,傾訴自己的感受和感動,再把理性認識轉化為具有個性色彩的情感,使小姑娘的形象像一尊富有立體感的塑像矗立在孩子們的心中。教學環節教學內容與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出示課題,通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二、讀課文,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三、布置作業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抓住重點,理解內容。 三、總結全文 四、指導朗讀第一課時
1.齊讀課題。
2.學生自己出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