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課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小蝦》教案
一.抓詞抓句,理解感悟
“課堂是學生、教師、文本的對話過程”,為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在教學中圍繞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如在感悟中引導學生抓住段落的中心句體會,在體會“小蝦有趣”這一特點時抓住“先、然后、接著、又、直到、才”等詞語,把小蝦吃東西時有順序的動作展現在學生面前,體會“脾氣不好”時抓住“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等詞語體會小蝦的特點,并通過替換這三個詞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作者觀察事物的仔細,隨機教會學生觀察與寫作的方法。同時讓學生感受小蝦的可愛,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二.讀說結合,發展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在教學時,結合課文內容,在理解內容的同時,注重語言的訓練。在學生學習“十分自在”一段內容,以“還有的_______”進行排比句式訓練,在全文學習之后,給學生提供各種動物圖片,請學生聯系實際說說自己觀察的小動物的有趣的情形,通過這樣不同層次的語言訓練,使學生在積累與運用中發展學生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過程開放,體現自主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在教學中立足于學生的發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搭建展示平臺。學習課文時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從而使學生更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在學習中采取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獨立品悟的基礎上彼此交流,相互補充,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在教學小蝦小心吃食和小蝦壞脾氣時,讓學生用肢體語言再現小蝦吃食時的小心和壞脾氣,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小蝦的可愛 ,然后再讀課文,動靜結合。通過自瀆、自演、自悟,自主地學習課文。學生在自學課文第四段時,對上一段的教學方法進行總結,為自學打好基礎,同時也掌握了學習方法。
四.利用電教,提高效率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但擴大學生的視野,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思維的擴展,也為學生的說寫表達提供素材。在教學中,利用畫面欣賞動物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結合畫面內容進行表達,從而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那在本課的教學中,當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問題設計上過于零散,在體會小蝦有趣和壞脾氣時只抓重點詞,對重點句的體會少了等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吸取以往的長處,改進不足,爭取上好每一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