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恐龍(集體備課)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恐龍的類型及外形特點。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較、列數據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恐龍的特點,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的內容,了解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了解恐龍的種類、生活習性及形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寫的是一種曾經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復存在的爬行動物。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
2、這篇課文是以這種支物的名稱為題目的。當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1) 恐龍有哪些種類?它的外形是什么樣子的呢?
(2) 恐龍以吃什么為主?
(3) 恐龍是怎樣生育后代的?
(4) 恐龍為什么會滅絕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 自學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2) 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會讀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或觀察插圖。,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漫游 輕型 神秘 鋒利 消失
龐然大物 望而生畏 展翅高飛
3、檢查自學效果。
(1) 出示生新詞,指名讀、齊讀。
(2) 指導觀察字形,弄清每個字手結構及字的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然后學生有重點地練寫“恐”、“漫”梁“、鞭”等幾個字。
(3) 指名解釋詞語,老師結合上下文甚或書上的插圖相機點撥。
(4) 齊讀生字新詞
(5) 聽寫生字新詞。
4、各自試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5、分節讀課文,老師相機指點
6、理清層次
(1) 理解每個自然節的內容。引導學生結合在提示課題時提出的那些想知道的問題來弄清每一節所寫的內容。
(2) 第1小節:恐龍生活的年代的及數量;
第2小節:恐龍的種類及形態;
第3小節:介紹恐龍的親戚---魚龍和翼龍。
第4小節:恐龍吃什么。
第5小節:恐龍如何生育后代。
第6小節:講恐龍的神秘消失 為人類留下了一個謎。
三布置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抄寫生字新詞
3、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課文,詳細了解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
2、激發學生勇于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學習恐龍的外形、生活習性。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大約兩億年以前,地球上曾被一種強大的爬行動物所主宰,他們就是——恐龍(跟我們一起板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1課——(師手指黑板,生:恐龍)指名讀課題后帶著自己的感受再齊讀。
2、老師知道你們對恐龍很感興趣,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兩億年前,真切地感受恐龍世界!(播放影片)
3、來到恐龍世界,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數不勝數、難以計數、龐然大物 望而生畏 威風凜凜 千奇百怪 地動山搖等)
二、精讀課文
1、(當生談感受時,答到恐龍很多時,師:是呀,恐龍時代漫步于世界各地的恐龍的種類——很多,形態更是——千奇百怪。)
出示句子:恐龍的種類很多,形態更是千奇百怪。
2、齊讀這句話。(生讀)讀書就要這樣:字字入眼,句句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