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教學設計
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
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5)練習:
①“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這句話說明了什么?感悟和體會打比方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練習:用上“像”說一句話。
像 一樣, 。
(什么像什么一樣,怎么樣。)
②“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边@句話換成“兩個冬天,鹿死去了六萬只!毙胁恍?體會“僅僅……就……”的作用。(表示在短時間內鹿的太多,死去的速度極快。)
用“僅僅……就……”說一句話。
(6)朗讀上面的句子,想象此時凱巴伯森林里的景象。
此時的凱巴伯森林荒涼蕭條,死氣沉沉,病鹿奄奄一息,到處都是鹿的尸體。小動物無家可歸。
(7)此時你的心情如何?
悲傷,難過。
帶著這種悲傷、難過的心情齊讀這一段。
2、探究森林的變化
狼遭到捕殺,鹿災難降臨,那么森林怎樣呢?
也遭受了災難。
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怎樣的?后來的森林又是怎樣的?
(1)自由朗讀第一、三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開始:“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后來:“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2)讀了這些語句,你的眼前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
開始:生機勃勃、茂盛、美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鳥語花香……
后來:“綠色在消退”:花草都被鹿吃光了;灌木沒有了,樹葉、樹皮都被鹿吃得精光;森林中綠色的植物越來越少……
“枯黃在蔓延”:地上光禿禿的,森林里很荒涼,枯黃的范圍越來越廣;森林已毫無生機了……
(3)小結:這樣下去,凱巴伯森林將不再適宜動物生存,將會變成一片荒涼的世界。
四、探究誰是“功臣”,誰是“禍首”?
1、自學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
課文里的“功臣”和“禍首”分別是誰,為什么?為什么加引號?
2、小組討論,真正的“禍首”是誰?
全班交流。如有歧異,當堂辯論。
2、根據出示的提綱,試著復述課文
五、小結
1、學生交流:從狼與鹿關系變化和密切聯系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保持生態平衡)
2、教師小結。在這堂課上,我們兩次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在被毀的森林里我們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處,不應該隨便消滅它,這樣才能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3、這件事情發生以后,美國政府采取了積極的拯救措施。如果你也參與到這次拯救行動中,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呢?
討論,交流。
六、拓展性作業
1、講述故事:《打開豹籠》
紅崖羊、豹和動物學家的故事。
在一片密密的原始森林里,生活著一群珍貴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崖羊?删驮诟浇,卻生活著一只豹子,它專門捕捉紅崖羊,嚴格控制著羊群的數量(66只),紅崖羊每天生活在驚恐之中。動物學家為了保護紅崖羊,捉住了豹子,紅崖羊一陣狂歡,異常興奮,從此生活無憂無慮,自由自在。隨著紅崖羊數量的猛增,它們開始爭奪王位,不斷發生流血廝殺,整個羊群陷入毀滅的邊緣。最后,紅崖羊懇求動物學家打開了豹籠。有了豹這個天敵,紅崖羊又恢復先前的生活狀態,它們和豹生活在一起,雖然時時驚恐不安,卻始終保持著和諧安寧的秩序。
2、《打開豹籠》就是《狼妻》中的一個故事。推薦閱讀《狼妻》
3、把《狼和鹿》的故事,講給家長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