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少年王勃(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在江西贛江邊上,有與黃鶴樓、岳陽樓齊名的三大名樓之一——滕王閣(出示圖片,指名讀)。它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曾多次被毀壞而進行了整修。有一個少年曾為它寫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課件:《滕王閣序》。他就是王勃。
2、(板書課題:少年王勃)誰來讀?
很好!你把多音字少的讀音讀準了,當它讀少時是什么意思呢?誰再來給它組些詞?
它還有一個音讀——,當它讀少時是什么意思?你會組詞嗎?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少年王勃》這篇課文,了解王勃是怎樣寫下千古傳誦的名篇《滕王閣序》的。
二、檢查預習
1、同學們都已經認真預習了,老師先來檢查一下。
都督:指名讀(第二個輕聲),知道是什么意思嗎?你是通過什么方法知道的?(教師總結:遇到不理解的詞語要勤查字典或詞典)
都也是個多音字,它的另外一個讀音是——誰來組詞。
探望 南昌 宴會文章 野鴨 讀書 邀請 凝望 孤鶩
《滕王閣序》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筆走如飛 拍案叫絕 千古傳誦
2、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并同桌討論: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3、板書: 應邀參加宴會→寫成《滕王閣序》→成為千古名文
用“先……再……最后……”連起來說一說。
過渡;小朋友很會讀書,能用簡潔的語言把課文的大概意思說出來!
三、整體感知
1、通過預習,你覺得王勃是個怎樣的人?
2、文中有一個人也發出了由衷地贊嘆,你能把他說的話找出來嗎?
(1)出示: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絕:“奇才!真是奇才!”
(2)理解拍案(拍桌子),在什么情況下會有“拍案”的舉動呢?(強烈的憤怒、驚異、贊賞等感情),文中的“拍案叫絕”是在什么情況下?表示什么情感?
(3)所以這里用了兩個感嘆號,更突出了都督對王勃才華的極度贊賞和由衷的佩服!
(4)你能讀好這句話嗎?可以加上動作,表情等。
(5)過渡:那么王勃非凡的才氣表現在哪里呢?
四、精讀課文: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思考:都督為什么邀請王勃參加宴會?你能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來回答嗎?
a、探望還可以怎么說?
(2)指名回答。你從“聽說”這個詞語中讀懂了什么?
(3)小結:王勃小小年紀,他的才氣早已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了。
2、引讀第二自然段。
師:重陽節那天,(前來參加宴會的人很多。)這些被都督邀請來的人想必一定也是和王勃一樣都是怎樣的人呢?(有名,有才……)
都督要求客人寫一篇慶賀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
他們為什么不敢答應呢?(時間短,即興寫,有很大的難度,如果寫得不好就會丟面子。)
3、學習三、四自然段
就在客人們你推我讓,誰也不敢答應的時候,王勃在做什么呢?
(1)出示王勃凝望圖及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