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
在教學時還存在一個薄弱的環節,在抓住“狂怒”“狂暴”“暴跳如雷”等詞語幫助學生體會臺風的氣勢洶洶的時候,這三個表示怒的詞語其實也是層層深入,但教學時由于一開始學生就把臺風的氣勢充分的展示出來了,后面的兩個暴怒很難有更大的進展,沒有體現出臺風到達極點的氣勢
《跟蹤臺風的衛星》教學反思
《跟蹤臺風的衛星》這篇課文是蘇教版第六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篇童話最顯著的特點是:作者運用角色語言,通過臺風和衛星的對話、神態及動作生動地介紹了第三代氣象衛星的特點和作用。所以在教學本文,我注重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對話、神態及動作。
一、詞語訓練。
1、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詞句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理解詞句,理解含義比較深的詞句在課文中的意義和對于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品詞品句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品味、揣摩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句,理解其內涵,領悟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和技巧。當我看到這篇課文時,首先關注的是課文的題目《跟蹤臺風的衛星》中“跟蹤”二字,圍繞著“跟蹤”角色情緒及動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抓住關鍵詞“狂怒”、“狂暴”、“暴跳如雷”、“泄氣”來體會臺風的狂暴和氣勢洶洶,并感悟到臺風貌似強大實際上是“軟弱”的;抓住“偏偏”、“嘲笑”、“自豪”等詞語感受衛星的自信和堅定,并讓學生體會看來渺小的衛星實際上威力無比。
2、注重積累詞語
著名學者鄧拓說:“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重視積累的。”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進行同類型詞語積累,比如描寫臺風可惡的詞語,當臺風泄氣后的詞語,能讓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中感悟、理解,加大了情感體驗的深刻性。
二、抓住細節拓展,領會語句的情感和意思,朗讀與表達結合,訓練到位。
語文教學的“六個度”:親和度、自由度、參與度、整合度、習練度、延展度。本課教學中有幾處拓展我覺得是比較能夠符合以上六度的,比如在教學臺風狂怒時同類型句子的練習說話,還有臺風猛撲向城市時,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象,學生在這樣的環節里感受到了新奇,能做到全員參與,練習與課文有了一定的延展,在達到練習說話的目的時,還能讓學生能更進一步地體會課文內容。
三、注重指導朗讀人物對話。在我的整個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讀,我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曉暢直至提高。并且在讀中相機用多種方式理解詞語,抓住重點詞再深入研讀。這樣一來,就簡化了頭緒,直奔重點。
四、多媒體課件的運用
本篇課文的事物與學生的生活實際來說是有一定的距離的,但可以感受的到學生對于衛星很感興趣,因此采用多媒體課件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不足:
1、問題瑣碎,一些問題提問不清晰,整個課堂老師講得太多,讓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很少,教學時顯得重點不突出。
2、如果將課文中描寫人物情緒、神態的重點詞回歸到“跟蹤”二字,進行歸納小結會更好。
3、雖然注重了詞語的積累,但是如能將這些環節,穿插到課文的說話練習中可能會讓學生理解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