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臺風的衛星教案與反思
教材分析:
《跟蹤臺風的衛星》這篇課文是蘇教版第六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篇童話最顯著的特點是:作者運用角色語言,通過臺風和衛星的對話、神態及動作生動地介紹了第三代氣象衛星的特點和作用。讓學生從學習中增長了科學見識,擴大了知識面。對于氣象衛星、臺風,僅僅是通過課文中的語言去了解還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相關科學性的材料來輔助,才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文章的含義,互聯網——在本課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磨滅的。
教學方法:利用互聯網搜索、多媒體呈現、抓關鍵詞進行深刻感悟、課文補白等方法教學。
教學反思:
一、互聯網的運用
本篇課文的事物與學生的生活實際來說是有一定的距離的,臺風與衛星這兩個事物對孩子們來說很陌生,如何利用教材讓孩子們喜歡上這個他們不懂、不明白的事物。如何去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并愛上他,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但可以感受的到學生對于衛星很感興趣,通過互聯網我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臺風、氣象衛星的資料,對于這些高科技事物的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是上好本課的一個基礎,再利用多媒體的呈現,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臺風與氣象衛星的威力,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興。
二、詞語訓練。
1、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詞句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理解詞句,理解含義比較深的詞句在課文中的意義和對于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品詞品句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品味、揣摩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句,理解其內涵,領悟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和技巧。當我看到這篇課文時,首先關注的是課文的題目《跟蹤臺風的衛星》中“跟蹤”二字,圍繞著“跟蹤”角色情緒及動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抓住關鍵詞“狂怒”、“狂暴”、“暴跳如雷”、“泄氣”來體會臺風的狂暴和氣勢洶洶,并感悟到臺風貌似強大實際上是“軟弱”的;抓住“偏偏”、“嘲笑”、“自豪”等詞語感受衛星的自信和堅定,并讓學生體會看來渺小的衛星實際上威力無比。
2、注重積累詞語
著名學者鄧拓說:“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重視積累的。”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進行同類型詞語積累,比如描寫臺風可惡的詞語,當臺風泄氣后的詞語,能讓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中感悟、理解,加大了情感體驗的深刻性。
二、抓住細節拓展,領會語句的情感和意思,朗讀與表達結合,訓練到位。
語文教學的“六個度”:親和度、自由度、參與度、整合度、習練度、延展度。比如在教學臺風狂怒時同類型句子的練習說話,還有臺風猛撲向城市時,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象,學生在這樣的環節里感受到了新奇,能做到全員參與,練習與課文有了一定的延展,在達到練習說話的目的時,還能讓學生能更進一步地體會課文內容。
三、注重指導朗讀人物對話。在我的整個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讀,我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曉暢直至提高。并且在讀中相機用多種方式理解詞語,抓住重點詞再深入研讀。這樣一來,就簡化了頭緒,直奔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