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1 教學設計
2、出示口語交際的題目——聊聊春節。
3、交流指導。
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應以聊天的形式進行口語交際,以一個放松的心態進行口語交際。
(1)結合書上的五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回憶春節期間美好的生活,激發學生說話的欲望。
(2)交流時說話的聲音要響亮,舉止要大方。
(三)練習。
學生先分小組介紹自己了解的春節習俗,老師巡視。
1、老師問:誰愿意上臺說說春節習俗?
3、學生上臺演示。
(1)學生先自己說。
(2)看書上的插圖說。
(貼春聯、全家觀看“春節聯歡會”、舞龍燈、吃年夜飯、給老人拜年)
4、老師對學生在交流中的表現給予點評。
5、學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外地人過春節的習俗。說話要有次序,努力把話說清楚,同時要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說具體,力求把話說生動,還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
二、學寫毛筆字。
1、今天我們學習“橫撇”和“撇點”的寫法。
2、老師書寫橫撇,并指導運筆方法:注意拐彎處的提筆與頓 筆,橫要短,撇要長而舒展。點撇注意起筆時要頓筆,收筆時回鋒,到折處主要用的是筆鋒,以提筆為主。
3、學生練習書寫。
4、老師書寫點撇注意起筆時要頓筆,收筆時回鋒,到折處主要用的是筆鋒,以提筆為主。還要注意撇與點的長短與傾斜度。
5、學生練習書寫“夕”與“女”。
課前思考
1、“玩拼圖,進一步熟悉中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是一個很好的想法。2、在教學中讓學生交流你是怎樣記的?有什么好的辦法?哪些是很好記的,哪些是難記的?難的怎么記?在學生交流中讓學生不斷地接觸內容,同時也拓展方法。3、生活中有沒有遇到省市簡稱的事例?4、練習鋼筆字著重教師的示范。5、成語和古詩教學著重讓學生學習自檢自查,培養自學能力,課堂上化工夫指導學生誦讀,背誦。6、口語交際著重創造比較好的交流空間,引導學生說健康的內容,引導學生說生動。適當時可用示范引路的方法。
教后記:
由于學生對中國地圖并不十分熟悉,因此學習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簡稱就一定會有困難。如果教學時僅僅讓學生看看地圖聽聽老師的講解,雖然說也能讓學生有所了解,但是印象一定不會怎樣深刻,達不到預想的效果。為了幫助學生了解了我國有幾個省市自治區,我事先讓學生進行預習,課上讓學生通過拼圖等方式加以鞏固,了解中國地圖及省、市、直轄市的簡稱。再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加以深化,如:看汽車牌照猜省市等。
(一)中國省市簡稱對照
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晉)、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遼寧省(遼)、吉林省(吉) 、黑龍江省(黑)、上海市(滬)、江蘇省(蘇)、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省(閩)、江西省(贛)、山東省(魯)、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 廣東省(粵)、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海南省(瓊)、重慶市(渝)、四川省(川、蜀)、貴州省(黔、貴)、云南省(滇、云)、西藏自治區(藏)、陜西省(陜、秦)、甘肅省(甘、隴)、青海省(青)、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臺灣省(臺)
(二)《各省市自治區簡稱歌》之一
京津滬,遼吉黑,冀魯豫,晉陜甘,
閩粵桂,川滇黔,蘇浙皖,湘鄂贛,
青新寧,蒙藏臺,渝港澳,加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