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的生活入手 逐層建構對“無字詞典”的認識
從孩子的生活入手 逐層建構對“無字詞典”的認識——《學會查“無字詞典”》第二課時教學談
三年級處于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階段,三年級孩子的思維仍然以形象思維為主。我們的教學設計仍然要以形象直觀手段為主。當我們的教學不能激起孩子思維的火花、不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時,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做到了這一點。開學這短短幾日來,無形中總認為孩子已經上三年級了,總想用高年級那種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方法讓孩子自主學習,實踐證明效率是低效的。當我們的教學不能觸動孩子的心靈時,課堂顯得那么呆板,沒有生機,孩子只是在機械操作老師的命令,他們眼睛流露出失望、迷惑的光芒。他們對抽象的問題理解能力還很差,對文本仍要以感悟為主,他們對文本的理解仍然主要借助表情、動作、感情誦讀(聲音)來表達內心獨特感受。
——對自己三年級教學的一點反思及忠告
一、教材分析
課文2——5節介紹了爸爸是怎樣幫助聰聰聯系生活理解“驕陽似火”這一詞語的,這是由詞聯系到景的方法。6——8節介紹了爸爸是怎樣幫助聰聰理解“驚濤拍岸”這一詞語的,這是由景聯想到詞語的方法。教學中引導孩子通過感情誦讀感悟詞語所描繪的景象,并積累詞語是教學重點所在。認識聯系生活情景理解詞語的學習方法,知道什么是“無字詞典”是教學難點所在。
二、學情分析
課文語言生活化、形象化,直觀易懂。文中聰聰與孩子們年齡相仿,易于孩子們接受。同時課文彩圖再現了詞語情景。孩子們對詞語所描繪的景象也有深刻體驗。
三、教學設計
第一塊:創設情境 直撲重點段
首先聯系生活導入文本情境:暑假剛剛過去,小朋友們,你覺得暑假中的天氣怎樣?暑假里,爸爸帶聰聰去青島旅游。那一天,天氣怎樣?(隨手畫出簡筆畫:太陽公公發射出耀眼的光芒。)并說說看到太陽公公想到什么。
第二塊:品讀2——5節 初步認識“無字詞典”
第一層:激趣自由讀:聰聰和爸爸看到太陽公公想到些什么?生自由讀初步體會。
第二層:分角色讀,讀中引導感悟“驕陽似火”之意,并通過讀表達對詞語的理解。
1、“背書似的說”是怎樣說,想象聰聰回答爸爸問題時的神情。
2、借助簡筆畫體悟“曬蔫”一詞的表象,并通過讀加深體會。
第三層:比較,體會“無字詞典”的妙處。
聽了聰聰和爸爸的解釋,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第四層:聯系生活,拓展解釋,進一步認識“無字詞典”
除了從“烈日當空,連樹上的葉子都蔫了”知道“驕陽似火”的意思;還可以從哪些情景感受到“驕陽似火”?
(第一塊板書強化:驕陽似火<樹上的葉子都曬蔫了太陽光像火
第三塊:品讀6——8節 進步認識“無字詞典”
第一層:借助彩圖導入情境:他們來到海邊看到什么?出示彩圖,引導孩子說說海邊情景。并過渡:聰聰和爸爸在海邊想到些什么?自由讀體會。
第二層:指名讀,讀中引導感悟“驚濤拍岸”之意,并通過讀表達對詞語的理解。
1、6節借助彩圖、動作感情讀。
2、此時,如果你站在海邊,看到這樣情景,心情怎樣?讀出自己感受。
3、讀好“驚濤拍岸”一詞。
第三層,出示情境選詞語。
第四塊:品讀9節 明確認識“無字詞典”
首先指名讀,然后說說“無字詞典”在哪兒?是什么?
在補充詞語聯系生活情景說說。
第五塊:圍繞“驕陽似火”寫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