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老師《北大荒的秋天》實錄片斷賞析
片斷1:“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了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師:作者寫了這些顏色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表示是哪個詞?
生:五彩斑斕。
師:你能換一個詞嗎?
生1:色彩斑斕。生2:五彩繽紛。生3:五光十色。生4:五顏六色......
師: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些顏色?
生:色色俱全。
文中顏色描寫非常美,老師沒有放過“五彩斑斕”這個詞,而是緊盯不放,通過近義詞的替換讓學生知道同義不同詞的語言美,感受祖國文字的豐富多彩。
片斷2:五彩斑斕的錦緞和藍綢子
作者用“五彩斑斕的錦緞”來描寫傍晚的流云,用藍綢子來描寫小河清澈見底。錦緞和綢子都是絲織物,性質相同,但是作者卻用不同的顏色來描繪。丁老師在教學時沒有忽視這個細節(jié)。教學藍綢子再讓學生聯(lián)系“錦緞”。
師:作者描寫錦緞是用什么顏色?生:五彩斑斕。
師:作者描寫綢子是用什么顏色?生:藍色。
師: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學生通過比較知道作者用藍綢子來比喻小河的清澈進一步感受北大荒的美。丁老師善于在課堂教學中抓住這樣一些詞語,讓學生感受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點來進行描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