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教學設計與反思
小結,這一段作者先概括寫“原野熱鬧非凡”,然后通過寫“大豆、高粱、榛樹葉子”,具體描寫了原野熱鬧非凡的景象,表現了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美。
(四)學習 第五自然段
指名讀,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草甸子”、“茫茫”、“沉甸甸”。
茫茫還可以用來形容什么?
滲透環保意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五)讀課文,悟情感,教師問:作者是那樣地熟悉北大荒,熱愛北大荒,你能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出這種情感來?把這樣的語句讀一讀。練習朗讀和背誦。
三、總結
北大荒不僅景色美,更重要的是為祖國奉獻了那么的寶物,所以作者最后強調:
(師出示課件)齊讀。
讓我們配上音樂有感情的來朗讀全文。
四、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小練筆:(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方法寫一段話)
一下課,操場就熱鬧起來了。
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我運用探究式閱讀教學理念,以“疑”為主線,讓學生的閱讀活動從“生疑”開始,讓學生的“釋疑”過程在閱讀中進行,讓學生的閱讀行為在“存疑”中延伸。我還采用對話式閱讀教學理念,以“讀”為載體,讓學生在廣泛而深入的讀書活動中與同伴對話,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
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的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絢麗、豐富,而流云不斷地流動、變化更讓人感到它的奇幻與神秘。我通過課件出示了四幅流云的圖片,看著“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學生一個個都張大了嘴巴,甚至還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向讀者展現了北大荒原野熱鬧非凡的景象,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因為學生不注重觀察實際生活,對農作物的理解不到位,導致在閱讀過程中未能體會出其中的“歡快”的感情。課后通過查詢,我發現“通過讓學生看動畫后分角色表演”的辦法很是有效的,我感覺到:應引導學生將文字轉化為畫面,變抽象為形象,用畫來表現美,同時來感受美。
不過在本課教學中我依然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引導學生學習總分的構段方式,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評價學生這幾個方面做得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