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實錄
【課前談話】
同學們,知道我是誰嗎?認識一下,我姓劉。
可是,劉老師沒有信心,因為劉老師比較愚笨,前天我概括了一下,我是三丑老師,字丑、人丑、脾氣丑,因而課就丑,但是上不出好課來,又怕后面的老師笑,你們能不能幫助劉老師?
劉老師除了笨,還有兩個麻煩,第一呢,是我的耳朵不好,你要是想幫助劉老師上好課,怎么辦?第二,劉老師最近腰也不太好,走路不太利索,要是來不及給你遞話筒,那你怎么幫助我呢?
(目的:讓學生能夠大膽的大聲的發言。)
好,我還得考考我們的同學,有沒有這個能力幫助我,做兩個游戲,好不好?
1、我先看看你們識不識數?我比劃,你們說數字,看誰說得又對又快。1、2、2。為什么錯了?以為下面會是3,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觀察,學會等待,經驗未必都是正確的。
2、認不認識字。來,認識這個字嗎?如果給這個字加上三點水,就變成了“淶”,認識嗎?我告訴你,還念“來”。我的問題是,這個“去”加上三點水,是什么字呢?法。真棒,我曾經考過一個老師,他說沒有這個字。所以,學習的時候,我們應該把心靜下來聽、靜下來想,不能想當然。對不對?好,一會兒我們學習也是這樣。
(目的:放松氣氛,引導靜下心來學習,因為之前在一個班上的時候,學生很興奮,但不能耐心的傾聽和思考。)
好,下面我們休息一下,準備上課。
【教學過程】
一、扣題導入,初感“思親”。
上課,師生問好。
師:引讀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23課——
生齊讀
師:我聽出來你們把倍思親重讀了,你們為什么要這么讀?
生:……
師:不知道,就是憑感覺。大家讀的書很多,語感很好,真棒!學習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句話,如何?要讀好,就要理解他。課題中有3個生字,遇到不認識、不理解的字怎么辦?
生:查字典。
師:非常好,勤查字典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習慣。今天,劉老師再教你們一個方法,不用查字典就能理解詞句的意思——讀課文。反復對照讀課文,也能幫我們理解詞句的意思,我們來試一試,好不好?
生:好。
師: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或者對應詞語的意思,畫下來,讀一讀。
生:自讀課文,畫出詞句。
師:好,我們來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學快速掌握了這個方法。每逢佳節就是說——
生: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
師:真棒,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佳節,就是美好的節日,課文里指的是重陽節。重陽節是哪一天?
生:九月九日。
師:是農歷的九月初九,重陽節有什么習俗?
生:插茱萸、登高。
師:是,茱萸是一種帶香味的植物,傳說可以祛病驅邪,所以人們在農歷的九月初九這一天,頭插或者臂戴茱萸,飲菊花酒,爬山登高,以求步步高升,長壽,這也是一個團圓的節日。
師:佳節來到了,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
生: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師:思念家鄉的親人,就是思親。倍呢?
生:更加。
師: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就——
生: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師:這就叫,
生:每逢佳節倍思親。
師:再讀一遍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