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教學(xué)實(shí)錄
[許多學(xué)生讀到“拍案叫絕”時真的拍了自己的桌子,并豎起大拇指說“奇才!真是奇才!”]
師:“奇才!真是奇才!”這里有兩個感嘆號,請大家讀出感嘆來。
[生繼續(xù)練讀著]
師:你知道當(dāng)時是怎么記載這一事實(shí)的嗎?[出示一段文字]我以評書之方式讀講此文。
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交趾即現(xiàn)在的越南(古稱交趾國)]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成滕王閣,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重陽節(jié)參加宴會。閻都督此次宴請,是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吳子章的才學(xué)。讓女婿事先準(zhǔn)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dāng)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
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在座的賓客作《滕王閣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只是路過南昌不知道此事,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小輩,沒有推辭,寫起序來。
閻都督很不高興,拂衣而起,轉(zhuǎn)入帳后,叫小吏去看王勃寫些什么。聽說王勃開首寫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意思是:南昌原為舊時的郡,洪州本是新設(shè)的都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誰人不會”。吏又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意思是天空正值翼星、軫星分開,地域緊接衡州、江州兩處],閻公道“此故事也”[只不過是一些舊事,大家都知道的事]。吏三報“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意思是三江為衣襟五湖做束帶,上控著荊楚下連著東甌],閻公“沉吟不語”。吏又報“物華天寶,龍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閻公“喜”,說:“此子視我為知音”。吏再報“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閻都督聽罷“以手拍幾”,說:“此子落筆若有神助,真天才也,當(dāng)垂不朽!”滿座賓客盡皆失色。閻公更衣復(fù)出,攜王勃之手,盛酒滿觚,王勃酣醉。閻公大喜,說:“帝子之閣,有子之文,風(fēng)流千古,使吾等今日雅會,亦得聞于后世。從此洪都風(fēng)月,江山無價,皆子之力也。吾當(dāng)厚賞千金。”
[學(xué)生聽完我所講述的內(nèi)容后,一定會對王勃寫作過程中閻都督的變化記憶最深。因?yàn)檫@一忘記深刻的變化,襯托出王勃的這句話寫的真絕。]
師:“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到底好在哪里呢?請大家繼續(xù)讀這篇課文,看看能否先用課文的話解釋這兩句,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生再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