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葡萄》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xué)要求: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
2、能正確讀寫本課的8個生字及用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xué)生初步進行自主、合作學(xué)習(xí),進行想、讀、議、練的訓(xùn)練。
4、體會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感受母愛的偉大。
教學(xué)重點:從狐貍媽媽對小狐貍的愛中體會母愛的偉大。
教學(xué)難點:
1、抓住線索“葡萄”,體會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感受母愛的偉大。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xué)準備:
1、一串葡萄的圖片。
2、課文課件。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dǎo)課
1、激趣: 給孩子們送禮物——一串手工紙葡萄。
2、導(dǎo)課: 這一串葡萄可不是一般的葡萄,而是一串有著特殊意義的葡萄。 想知道它特殊在哪嗎?學(xué)了今天的課文——《媽媽的葡萄》,你就明白了。
二、初讀感知
1、根據(jù)要求自讀課文:
a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給課文的自然段標上序號。
b 讀完課文,想一想這串葡萄是怎么來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檢查自讀情況:a 檢查生字詞。(重點讀準讀好“歇一會兒”)
b 交流“這一串葡萄是怎么來的?”
3、師邊板書邊總結(jié): 媽媽 葡萄 小狐貍
可見,媽媽的這一串葡萄來之不易啊!
三、細讀1-6自然段
1、默讀1-6小節(jié),用“ ”劃出葡萄來之不易的句子。
2、分析“翻過一座山,翻過兩座山,又翻過第三座山,狐貍媽媽終于來到了長著葡萄的村莊。”
a 抓“翻過一座山,翻過兩座山,又翻過第三座山”、“終于”體會狐貍媽媽的艱辛。
b 感情朗讀
3、分析“翻過一座山,翻過兩座山,又翻過第三座山,家就在眼前了,她聽到小狐貍嗚嗚的哭聲了。狐貍媽媽實在跑步動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樹下,打算歇一會兒。”
a 比較朗讀兩次翻山的段落,同樣是翻山,讀法一樣嗎?
b 學(xué)生交流不一樣的原因。
c 感情朗讀。
d 師引讀這兩段話。來的時候,為了不讓孩子挨餓,狐貍媽媽不顧山高路險——學(xué)生:“翻過一座山,翻過兩座山,又翻過第三座山,狐貍媽媽終于來到了長著葡萄的村莊。” 回的時候,由于體力不支和身負重物,她越來越爬不動了,可她一心牽掛著孩子,仍——學(xué)生;“翻過一座山,翻過兩座山,又翻過第三座山,家就在眼前了,她聽到小狐貍嗚嗚的哭聲了。狐貍媽媽實在跑步動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樹下,打算歇一會兒。”
e 師小結(jié):狐貍媽媽如此辛苦,她帶來的僅僅是一串葡萄嗎?
板:母愛
4、分析“狐貍媽媽大聲喊:‘嗚——危險!快逃呀!’”
a 過渡:剛才,我們仿佛看到了狐貍媽媽為了小狐貍一次又一次地翻山越嶺,不顧山高路險,不顧自己疲憊的感人情景。然而,母愛的偉大不僅僅體現(xiàn)在千里覓食,更體現(xiàn)在生死攸關(guān)的時刻。
b出示媒體:狐貍媽媽休息時,突然聽到越來越近的狗叫聲。
c 師:“聽到這越來越近的狗叫聲,你感受到了什么?”(危險)
“危險?可狐貍媽媽卻——”出示:狐貍媽媽大聲喊:“嗚——危險!快逃呀!”
d抓住“大聲”品味帶來的結(jié)果(救孩子)和后果(給自己帶危險)。體會這是一聲把生的希望留給孩子,把危險帶給自己的大喊。
e 討論:此時,這位母親除了大聲喊,還有別的辦法嗎?(沒有。她太累了;危險之時,她一心想著孩子。) 體會這是一聲別無他法,孤注一擲的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