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美麗的轉身——《少年王勃》教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導課
1、今天,學習第九課——少年王勃。師板書課題,學生跟寫,
2、指讀、齊讀課題,提示:少(shao)是多音字。
3、課前同學們都已經自主預習了,一定做了很多工作。
讀熟課文的同學舉舉手?字詞的讀音都掌握了嗎?
4、檢查字詞。
第一屏:滕王閣
“閣”(知道什么是閣嗎?生先說):類似樓房的一種建筑,一般是四方形、六角形或八角形,多建筑在高處,可以憑高遠眺。
你們了解滕王閣嗎?(學生補充資料)對,滕王閣在現在的江西省南昌市贛江邊,是唐高祖的兒子騰王李元嬰在這里任都督時所建,所以以“滕王”為名,叫滕王閣。是江南的三大名樓之一。享有“西江第一樓”的美譽。(出圖)
第二屏:都督
都督注意多音字“都”,提醒:“都督”連起來讀,第二個“督”讀得輕一點。生齊讀。
師:都督是古時候的軍事長官。
“督”字注意寫法,特別注意寫好哪一筆?強調上半部分“叔”沒有勾。師范寫,生練寫兩遍。
第三屏: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拍案叫絕
四字詞語讀得好,平日里要多注意積累。
小結:預習的很充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主動查查相關資料,幫助學習。好習慣繼續保持!
5、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你們了解王勃嗎?查沒查相關的資料?(學生介紹相關資料)師適時補充:王勃,字子安。唐代詩人,從小能做詩賦,顯示出超凡的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并稱“初唐四杰”。
小結:遇到這樣寫人的文章,查一查與人物相關的資料、生平、簡介等,這是自主預習的內容。
二、整體感知
過渡:文章講了少年王勃的什么事?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自己讀讀書。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文章的大體內容。(一人)
出示屏幕:時間:重陽節
地點:滕王閣
誰:少年王勃
干什么:寫下《滕王閣序》
你們看,把這些內容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了解了這些,同學們想用什么詞送給少年王勃?(有才華、才氣、了不起)師:不僅有才氣,而且非常有才氣書中用了一個詞——“奇才”。什么樣的人可以稱為奇才?(有特殊才能的)
三、細讀全文
過渡:過渡:從哪兒看出王勃是一個(有才華、了不起)堪稱奇才的人?同學們默讀全文,畫一畫相關的句子。
(一)、品讀王勃表現——體會“奇才”
1、指名讀句子。
2、出示這段話。在這段話中發現沒有,有幾個重要的詞語真的能感受到王勃是奇才,誰來交流交流?
胸有成竹:心中有十足的把握。(沒有事先準備,當場寫成,時間很短)
文思如泉:寫文章時,思路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的流出。
筆走如飛:因為思路像流水,寫起來特別快,一氣呵成。
3、小結:我們在讀句子的時候,弄明白主要詞語的意思,就能讀懂句子的意思。
(二)、理解學習“霞鶩齊飛、水天一色”——體會詩句的“奇”。
過渡:還從哪兒能看出王勃是奇才呢?誰接著來讀讀你畫的句子。
1、我們還從哪兒看出王勃是奇才?
2、寫出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傳世佳句。生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