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會聽見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通過閱讀教材、分析教材,我發現本課有三個特點。
1.題材與眾不同。
在平日的學習中,我們常常以詩歌、記敘文為主,而本課是一篇散文,沒有非常具體的情節。因此,在教學時應當以讀為主,不需要過多的講解、探究。
2.內容簡單,卻耐人尋味。
課文一開頭就列舉了風聲、動物的聲音、水聲等,這些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事物,但是由于我們沒有用心去聆聽,失去了聽的興趣,因而什么也沒聽到。后面部分則告訴大家用心地傾聽生活中平平凡凡、樸樸實實、普普通通的聲音,那樣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對于這一點的理解和認識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3.地位特殊。
由于本文是這一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其主要目的是激發人們去關注身邊的點點滴滴事物,去傾聽身邊的一切聲音,從而更加熱愛生活。因此要通過學習本文達到“激發學生關心周圍事物、感受美好生活”的目的。
〖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認識,我確立了本文的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
2.在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聽身邊的聲音,就會發現世界上的聲音很豐富,很美妙。
〖教學過程〗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以“以讀為主,引導感悟”為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學習。
(一)揭題質疑
向學生介紹本單元主題“聲音”。“聲音”需要我們用耳朵去聽,板書“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你一定會聽見的》。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在這里讓學生自由質疑“到底要聽見的是什么聲音”)帶著問題我們來讀一讀課文。
自由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用以前學過的方法獨立完成)
檢查讀書情況,糾正錯誤讀音。
(二)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細讀1-5段。
默讀1-5段,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發現這一部分的“小問號”特別多。想一想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疑問)
自由練讀這一部分,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
將自己最喜歡的這一段讀給小組同學聽一聽,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再聽一聽小組同學對你的評價。(合作朗讀、交流、評價)
小組內推薦一名學生展示,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根據讀書的語氣判斷他喜歡的原因。
[這一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自由練讀中體會文章感情――再把自己體會到的感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全班同學在聆聽揣摩的同時共同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師生共同小結:這些聲音是多么有趣、多么美妙、多么可愛、多么神奇啊!
教師組織全班討論:這么美妙、可愛、神奇的聲音你聽到過嗎?讓我們來讀一讀6、7段。
2.細讀6、7段,并進行質疑:
學生自由讀6、7段,提出不懂的地方。
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你一天天長大,卻失去了聽的興趣,好像耳朵已經關閉?”
學生從書中找答案,再用自己的話說,最后師生共同總結:這些聲音我們太熟悉不過,我們沒有用心去聆聽,沒有用心去發現,所以就沒有聽到。
引導學生朗讀6、7段。適時處教師來范讀幫助學生讀出惋惜、失望的語氣。
3.細讀8-11段。
知道了我們沒有聆聽到這些聲音的原因,你想說點什么?(要認真去聽,不要關閉你的耳朵)(引導學生與課文內容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