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樂園三
5.你們能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6.出示兩副對聯。
(1)指名讀,同學評價讀得是否準確。
(2)自由讀,想想這兩副對聯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回文聯)
三、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寫幾個abb式的詞語,并用你喜歡的詞語造句。
3.寫幾個“廴”和“辶”“冫”和“氵”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觀察這六個字,它們是什么結構的字?(途、痛是半包圍結構;補、溪、睜、絢是左右結構。)
2.指導書寫。(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偏旁要包住里面的字;左右結構要左窄右寬。)
要求:寫端正、寫勻稱。
二、閱讀欣賞。
1.學生自由讀這兩首詩。
2.借助注釋說說詩詞的意思。
3.讀了《牧豎》,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個什么孩子形象?
(一個牧童身穿蓑衣,頭戴斗笠,勞動后坐在溪田邊,吹著短笛,一副傲然之態,詩人以簡單的筆墨,勾勒出牧童溪田邊牧牛的情景,很有詩情畫意,也頗見童趣,十分活潑生動。)
4.通過《菊花》,你體會到了什么?(詩人愛菊花,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著籬笆觀賞,以至于太陽西斜都不知道。詩人喜愛菊花的原因:菊花在百花中最后凋謝,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因而人們的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身上。并引申出深刻道理:贊美了菊花歷經風霜而不凋的堅貞品格。)
5.試背。
三、作業。
1.抄寫詞語。
2.再補充幾個半包圍、左右結構的漢字。
3.背誦詩歌。
第三、四課時
課前準備:
1.閱讀有關描寫秋天的文章;
2.到郊外、街道等地去尋找秋天,采集落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賞讀秋天。
聽老師配樂朗讀有關描寫秋天的文章。
二、創設情境,激趣說秋天。
師:前幾天,老師讓同學們去找秋天,你們找到了嗎?是什么樣兒?你是怎樣采集這些樹葉的?
1.在小組內說說。
2.指名說說。
三、啟發大膽創作,用樹葉貼畫。
師:同學們說得好,我想你們的想象力一定很豐富,你們能不能用你們采集的樹葉創作《秋天的故事》?
1.學生制作樹葉貼畫。
2.在教室內展覽學生的作品。
四、設計情境,促進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