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這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五冊的一篇課文,是一則外國故事。文章寫了蘇格蘭布魯斯帶領軍隊,同外國侵略者打了七次仗都失敗了,就在他幾乎失去信心的時候,他無意中看到了蜘蛛織網的情景,從中他受到了啟發,明白了堅持不懈的道理,由此重拾信心,最終成功的故事。文章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告訴我們只有屢敗屢戰,堅持到底的人,才會獲得成功。文章中有許多關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描寫,十分細膩到位,讀來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寫了蘇格蘭王子布魯斯帶領軍隊外國侵略者一連七次都失敗,讓他幾乎失去了信心。第三、四自然段講他從蜘蛛織網不灰心的情景中受到了啟發,并被感動,打算再干第八次。第五自然段向我們揭示了布魯斯第八次戰役的結果——成功。文章通過布魯斯的事例向我們闡述了只有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人物性格鮮明,說理透徹明了。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里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懂得做事要堅持不懈、勇于抗爭,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三、重點難點:
1.本課第二段(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細細品味蜘蛛織網的精神。
2.了解布魯斯的前后心理變化。
四、教法學法:
1.小組合作探究法、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法。
2.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小組交流,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細細品讀,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懂得本課的主旨。
五、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我打算采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
1.通讀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
3.說說本課主要講了什么事。
第二課時
這一課時我打算用以下四個板塊來進行教學:質疑激趣、品詞析句、體會感悟、深化主題。
(一)質疑激趣。
第一板塊中,我提出以下問題:
1.什么事情需要做第八次?
2.為什么打仗要打第八次?
(設計理念:文章條理清晰、結構簡單,學生通過細讀課文,就會明白布魯斯的第七次都失敗了,所以才有了第八次戰役,引出下面環節的教學內容。)
3.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寫了這方面的內容?
(二)品詞析句。
1.指名讀讀第一、二自然段,用筆劃出布魯斯戰爭失敗后的表現。
2.再請學生讀一讀。
3.找出關鍵詞語,如:躺在、不斷、唉聲嘆氣、幾乎失去了信心
讀讀這些詞語,讀出灰心喪氣的語氣。
4.把這些詞語放到句子中再讀,感受布魯斯當時沮喪消極的心理。
這里采用的是品詞析句的方法,讓學生在讀好關鍵詞的同時,也能讀好句子。
想象:
假如你做一件事,第一次失敗了,你的心情怎樣?第二次又失敗了,你又有什么想法?第三次、第四次……一連七次都失敗了,這時,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次朗讀,相信學生一定能讀得更好。
(三)體會感悟。
既然布魯斯這么想,為什么又有了第八次戰役呢?
蜘蛛織網
1.劃出蜘蛛織網的過程。
2.當時布魯斯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通過蜘蛛織網的過程,讓學生體會感悟:
大風吹來,絲斷網破時;
再次結網時;
又被風吹斷時;
最終結成時。
(設計理念:每一個環節都讓學生細細體會,感悟布魯斯的內心變化,這對于訓練朗讀、體會主人公心理、明白堅持不懈的道理是很有幫助的。)
3.看一看布魯斯受到啟發后的表現,找找關鍵詞:猛地跳起來、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