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和超市》與《語文園地7》教學設計
7 集市和超市
活動要求:
1、通過觀察集市與超市,或組織學生參觀集市與超市,引導學生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培養勤于觀察思考的習慣及全面認識事物的能力。
2、引導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經常生活中的貿易行為;增長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集市與超市,或組織學生參觀集市與超市,引導學生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培養勤于觀察思考的習慣及全面認識事物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 揭示主題
你去過集市或超市嗎?那里是什么樣的?
能說說你第一次去集市或超市的經歷與感受嗎?
二、 觀察圖畫
在圖中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集市怎樣?超市怎樣?
教師幫助學生整理凌亂的認識注意引導學生從所在地、商品、買賣雙方進行有序整理。
三、 弄清集市和超市的區別。
從市場所在地、商品及其擺放形式、購物形式、銷售形式等方面進行區別。
四、 聯系實際
1、 說說你走訪的集市或超市的情景。
2、 談談自己走訪的感受和收獲。
語文天地七
教學要求:
1、理解并積累相關商業性用語,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
2、通過學習與活動,使學生懂得購物應有計劃、有方法。
3、聯系自己第一次購物的經歷進行交流。學會購買東西,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同時注意語言的訓練及積累。
4、創設情景,進行口語交際練習,使學生學會在學習和社會交往中養成合作的良好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練習歸類
出示集市和超市的掛圖,在交流的過程中提示學生。例:
糧食類:白面小麥紫米小米大豆……
副食類:醋鹽花椒味精醬油……
文具類:鉛筆橡皮直尺本子圓規……
生活用品類:洗衣粉牙膏毛巾洗發水……
家電類:電視機洗衣機冰箱微波爐電腦……
二、 使用量詞:
訓練時,幫助學生在廣泛交流的同時把握其準確性,然后再說一說,再鞏固、再記憶。例:
帽子:一頂帽子一打帽子一箱帽子
筆:一枝筆一套筆一袋筆一筒筆
衣服:一件衣服一套衣服一包衣服一箱衣服
白菜:一棵白菜一斤白菜一堆白菜一碗白菜
皮鞋:一雙皮鞋一只皮鞋一箱皮鞋
電話;一部電話一臺電話一個電話
雨傘:一把雨傘一箱雨傘一包雨傘
醋:一瓶醋一斤醋一袋醋一口醋一壺醋一缸醋
電腦:一臺電腦
臺燈:一盞臺燈刀:一把刀一套刀
三、 積累詞語:
買賣公平,誠信為本、買賣不成仁義在、童叟無欺——商業道德的重要內容。
1、 讀一讀。理解它們的意思。
2、 背一背。
3、 交流收集到的更多的商業道德術語。如
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
四、 了解商業專業用語和符號
1、讓學生調查了解這些詞語和符號的意思。
2、學生互相交流詞語和符號的意思。
3、老師補充說明:
專賣店——專門買一種品牌的商品的店子。
連鎖店——一個公司或集團開設的經營業務相關、方式相同的若干個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