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城和運河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
3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感知長城和運河的特點。
教學方法:觀察想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著光輝燦爛、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我們的祖先勤勞勇敢,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人間奇跡。如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金碧輝煌的故宮等等。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壯麗雄偉的萬里長城和氣勢磅礴的京杭大運河,近距離地感受長城與運河的雄奇。
(隨機出示長城與運河畫面,給學生帶來初次視覺沖擊。)
板書課題:長城和運河
二 、觀察畫面 初步體驗
看著眼前的畫面,你會想到那些詞語來描繪它?
(如壯麗雄偉、連綿不斷等)
三 、初讀感知
過渡:通過閱讀相關資料,相信大家對長城和運河有了一定的了解。讓我們再來看看本文的作者是怎樣飽含深情、熱情謳歌長城與運河的。
1 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準確流利。(一定要給充分的時間)
2 檢查自讀效果,隨機正音。
3 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每一部分各寫了什么。(目的是讓學生整體感知)
4 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達到正確流利,相機指導朗讀時的停頓,努力讀出詩的韻味。
四 自學生字新詞
1 嘗試自己分辨、記憶字形,互相交流啟發(fā)。比一比,看誰的記憶方法好,記得準,記得快。
2 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詩句,借助圖片,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新詞。
五 布置作業(yè)
1 抄寫生字詞語。
2 熟讀課文。
3 通過各種渠道搜集相關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2 深入感悟課文,激發(fā)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和感悟文本
教學難點:深入領悟課文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方法:觀察想象 感情朗讀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資料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 指讀詞語
駕駛 譜寫 曲折蜿蜒 不朽的詩篇
綢帶 創(chuàng)造 連綿起伏 奇異的景象
2 齊讀課文
二 精讀感悟
過渡:這節(jié)課讓我們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感受和作者同樣的激情。
1 學習第一部分
(1)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長城的多幅圖片,師配以簡單介紹。
(2)引導學生讀詩文,體會長城特點。
1自讀這一部分后思考:長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語句體會出來?
2借助地圖,顯示長城由東到西所跨越的省份,深化學生對“長”的特點的體悟。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像長城的雄姿。
(3)師點撥,加深學生體會。
1詩中“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這一句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不朽”是什么意思?
2“奇跡“指什么?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怎樣理解“祖先”?
(師生共同交流有關長城的建造、規(guī)模、作用等方面的資料,增強民族自豪感。)
(4)指導學生美讀,把自己體會到的對長城的熱愛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盡情表達出來。
2 學習第二部分
(學習過程及方法與上大致相同)
(1)圖文結合,感悟運河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