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長城和運河》(精選14篇)

《長城和運河》

發布時間:2023-01-28

《長城和運河》(精選14篇)

《長城和運河》 篇1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駕駛(注音)指名拼讀,齊讀詞語。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兩個字。

  2、師:今天,我們要和飛行員一同駕駛飛機飛上藍天,請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什么情景?

  師讀課文

  3、指名學生交流看到什么。出示圖片(長城、運河)

  出示詞語: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指名讀,齊讀詞語。師:萬里長城大家很熟悉;運河不同于黃河,它是由人開鑿、挖掘出來的,是人工河流。

  4、出示課題,齊讀。通過學習這首詩來了解這兩大建筑。

  二、初讀課文,學習部分生字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同桌檢查交流,及時正音。

  3、重點反饋個別字詞讀音:

  創造、首都、北京、中華民族、譜寫

  (1)開火車抽讀,注意紅色字的讀音

  (2)齊讀

  4、將生字送回課文,分男女生再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一個最能寫出長城和運河特點的詞語,用圈圈出。

  2、指名交流

  出示:壯麗。學習生字“壯”板書。

  3、壯麗就是壯觀、美麗的,你能通過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嗎?

  (1)自讀

  (2)指名讀,評價

  四、細讀課文,圈劃詞句,理解內容

  1、再讀課文,根據要求圈劃詞句。哪些詞句寫出長城和運河的特點。

  (1) 自讀,直劃

  (2) 同桌交流,互相補充。

  集體交流,出示: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

  像絲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從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借助圖片讀好詞句

  (1)圖1:你們看,這就像巨龍穿行在大地,她跟山脈一樣,連綿起伏:同飛騰的巨龍一樣,曲折蜿蜒;指名讀句:萬里長城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齊度讀。

  (2)圖2:她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那里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雄關”,總長6700公里。長城氣勢之壯麗,跨度之長,難怪被稱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之一。指名讀: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

  (3)圖3:誰已經能借助圖片讀好這幾句話:(京杭大運河)像絲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從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學習“絲”,板書,注意筆畫。

  師補充:讀得真好。是呀!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讓我們一起通過朗讀,讀出長城與運河的壯麗景象。師生配合讀文。

  出示: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

  一幅壯麗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像巨龍穿行在大地,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

  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

  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

  一幅壯麗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像絲帶飄落在大地,

  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從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2、通過補充資料,了解課文內容

  (1)聽一聽,老師是怎么介紹這兩個人間奇跡的。

  長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她長達6700公里,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筑。她規模浩大、氣勢壯麗、歷史悠久,是世界建筑奇跡之一。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她傳遞了南北兩地的經濟、文化。也是世界建筑奇跡。她們的建造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所以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跡。

  (2)根據資料,小組合作交流,你對長城和運河有了什么了解。

  (3)指名交流。

  3、現在讓你們駕駛飛機親自從高空欣賞祖國這壯麗的景象吧。

  觀看錄象,直觀感受。師范讀課文。

  4、交流觀看感受。組織賽詩會,用各種形式讀好全詩。(男女生賽、同桌賽等形式)

  5、總結全文,通過朗讀詩歌了解了長城和運河,她們都是人間奇跡。

  讓我們來回憶一下這壯麗的景象。

  四、拓展練習

  1、出示填空,練習說話:

  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幅壯麗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看到萬里長城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我看到京杭大運河像絲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從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中國還有哪些人間奇跡,說出名字,簡單介紹。(樂山大佛、故宮)

  我看到。

  課外作業,查閱這些人間奇跡的有關資料,進行學習。

  1、游戲激趣,比一比,再組詞(看時間)

  駕——架壯——狀駛——使 譜——普

  教學目標:

  1、能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本課“駕 駛 壯 譜 創 華 絲 首 京 堂”11個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并記憶“壯創華京堂”5個漢字。積累詞語“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奇跡”

  2、通過閱讀了解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壯觀,感受她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重難點:

  1、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讀好這首詩歌。

  2、能在熟讀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并通過適當的資料補充了解課文內容,并引導感受她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長城和運河》 篇2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上課之前我們先輕松一下,老師給大家猜猜謎。同學們,我們都是中國人。大家知道嗎?我們中國有一道很長很長的城墻,它已經建造了2000多年,是人類歷史上時間最久的建筑之一,它叫什么名字?(板書長城,出示長城圖和字)

  我們中國還有一條河,開鑿1000多年,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久、最長的人工河流。它又叫什么名字?(板書運河,出示圖和文)

  2.大家了解長城和運河嗎?簡介長城、運河。

  沐浴著千年的風雨,長城和運河,(板書和)它們的名字永遠地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上。讓我們一起大聲地來讀課題;讓我們呼喊出中國人的驕傲,再讀課題。(有底氣、有力度)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范讀:想不想去飽覽長城和運河的美景?來,聽老師讀這首詩,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乘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欣賞一下長城和運河的壯麗。請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2.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3.檢查生字詞

  駕駛  譜寫   詩篇    奇跡  綢 帶   曲折蜿蜒  

  奇異    不朽   創造    民族   嘉峪關  連綿起伏

  ①大家認識嗎?誰來讀一讀?同學們覺得哪些字音應該注意,給大家提個醒吧!(相機指導奇跡、曲折蜿蜒、綢帶等讀音,曲以前我們學過,可是老師記得它有兩個字音,一個是——,另一個是——,這里應該讀——(出示)可齊讀)

  ②去掉拼音還認得這些生字詞語嗎?來,我們一起試試看。(齊讀)

  4.課文一共有幾個小節?第一小節贊頌的是——,第二小節呢?好,請兩個同學分別讀課文1,2小節。誰來?(注意正音,適當指導全班讀)

  5.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看看作者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用課文里的一個詞語回答。(一個________的景象)

  三、引導感悟課文第1節,激發情感

  1.課文兩個小節各寫了一個奇異的景象,(板書奇異)知道什么叫“奇異”嗎?(奇怪,不同一般)

  2.那這個景象奇異在哪里呢?先請一個同學再讀一讀課文的第一段,大家把看到的奇異的景象給畫下來,想一想奇異在哪里?

  出示句子: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板書像巨龍)

  知道什么叫連綿起伏嗎?(看圖,看看這些山一座連一座,有高有低,就叫連綿起伏)

  那你看看圖說說什么叫曲折蜿蜒?(彎彎曲曲延伸)

  為什么說萬里長城像巨龍?你們見過龍嗎?(傳說中的神異動物)他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長、彎曲,看圖,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和象征,除了這些,它還有什么地方像龍(雄壯),看看它的氣勢。

  對,萬里長城奇在它的連綿起伏,奇在它的曲折蜿蜒,也奇在它的雄偉壯闊,誰來讀一讀這句。(指名1人,讀出了它的雄偉、齊讀)

  長城明明是靜止的,為什么說像巨龍穿行在大地?

  (長城像巨龍穿行在大地。

  長城像巨龍一樣。)

  讀一讀兩句話,感覺有什么不一樣?(有力量、有生機、有生命)

  我們再來讀,讀出長城的力量,讀出長城的生機!(齊讀)

  3.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條巨龍一樣穿行在祖國大地的長城,它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

  (什么叫不朽,朽,就是腐爛,那么不朽是什么意思?永不腐爛,永不磨滅)

  為什么說萬里長城譜寫的詩篇是永不磨滅的?(因為經歷了前百年的風雨依然壯麗)這不朽的詩篇里寫著它的奇異、寫著它的雄偉,一起讀這一句。

  這詩篇里還寫著什么呢?(觀看視頻,解說)

  你看到了什么?萬里長城的詩篇里還記載著什么?(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正因為有了這汗水和智慧,詩人才說東起——

  正因為有了這汗水和智慧,所以作者這一小節的最后才寫到——(出示,引讀,板書“人間奇跡”。我們的祖先吃盡了千辛萬苦,才造出如此雄偉的工程,面對這奇異的景象,這人間奇跡,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感覺到怎么樣?(驕傲、自豪)

  帶著我們的驕傲和自豪來讀這一句好嗎?指名讀2人。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讓我們滿懷對祖先的敬佩讀,齊讀。

  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建造,才筑成這宏偉的城墻,為我們的祖國立起了萬里屏障。讓我們滿懷自豪來讀,齊讀。

  課文第一小節贊美了長城的雄偉壯麗,贊美了創造了長城的我們的偉大的祖先,作為龍的傳人,我們因長城而驕傲,我們也因我們偉大的祖先而自豪。讓我們再次感受這驕傲和自豪。齊讀第一小節。

  四、引導自學課文第2節,領悟寫法:

  1.我們領略了長城的奇異景象,那么運河在作者眼里又有什么奇異的景象呢?自由讀第2段,畫出描寫運河奇異景象的句子。

  2.你們畫出了什么句子?

  3.出示: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板書:像飄帶)這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長,柔美,有光澤等)

  誰來讀一讀,讀出運河的長,讀出運河的美麗。

  運河到底有多長,有多美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欣賞視頻)

  看了這段視頻,同學們知道了些什么?請同學們來介紹一下大運河,可以用上書上的詞句。

  京杭大運河北起________________,南到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運河兩岸有__________________,河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的祖先用人工開鑿的這條河不僅美麗,而且還溝通了南北,給人們帶來無數的便利。難怪作者在文末再次贊嘆(出示,讀)

  4.同學們作者在這篇詩歌中分別贊美了長城和運河奇異的景象,贊美了我們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跡,大家現在瀏覽一下課文,比較一下兩個小節,看看這首詩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句子,位置一樣,不同的句子,字數也差不多,這樣回環往復,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旋律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來,把這首詩深情地朗誦一遍,我們一起再來體會一下長城、運河的美麗風姿,和對祖先的贊美。

  五、作業:

  1.照樣子把每個生字寫三遍。

  駕 折  蜒 譜 朽 篇 創 族 綢

  同學們覺得哪個字最難寫?該注意什么?(指導書寫“蜒”“朽”)

  2.寫一寫:

  京杭大運河北起________________,南到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運河兩岸有__________________,河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們的祖先還創造了哪些人間奇跡?請課后搜集資料,說說它們的奇異景象。下節課我們來開個推介會。

  4.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長城和運河》 篇3

  長城和運河

  教材分析:

  這首詩寫作者駕駛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所看到的景象。詩歌有兩節,第一節寫的是看到萬里長城,像巨龍蜿蜒在群山之中,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第二節寫的是京杭大運河,從北京到杭州,開通了運河,方便了水上航運,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杰作,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教學目標:

  1. 認識課文中的是10個生字,積累有關詞語,能理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銀光閃閃”等詞語。

  2. 能正確朗讀課文,掌握詩歌的節奏。

  3. 能了解萬里長城和運河的起點和終點,知道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4. 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通過課外更多的中國著名建筑的介紹,進一步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1. 能理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銀光閃閃”等詞語。

  2. 能了解萬里長城和運河的起點和終點,知道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通過課外更多的中國著名建筑的介紹,進一步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 初步了解,揭示課題

  1.認識長城,介紹長城

  師:你知道這是哪里嗎?(出示圖片)

  從古到今所有的人類建筑中最著名的應該就中國的萬里長城了,長城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出示詞卡:山海關;引讀)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出示詞卡:嘉峪關,引讀)全長1萬3千多公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

  隨機貼板書:               

  萬里長城

  (西)嘉峪關                          山海關(東) 

  2.認識運河,介紹運河,隨機教學生字“首、京、堂”

  師:再來看看這幅圖,認識它嗎》(出示圖片)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它北起首都北京(出示詞卡:首都北京;指導讀音“京”后鼻音;首:第一:首都:指一個國家最高領導機關所在的地方,我國的首都在——引說;首,還可以做量詞,我們可以說一首什么——個別學生交流)它南至天堂杭州(出示詞卡:天堂杭州;指導書寫“堂”)天堂是指神仙住的地方,可見,杭州是個多么美妙的地方。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經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國重要的一條南北水上干線。

  隨機貼板書:            (北)首都北京

  京

  杭

  大

  運

  河

  (南)天堂杭州

  聽了老師的介紹,看了媒體圖片,你能不能說一說,長城和運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隨機教學:壯麗)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板:15  長城和運河

  二. 感知課文,讀通課文

  過度:課文是如何描繪長城和運河的呢?

  1. 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讀了課文大家一定很想去那里看看吧?好吧,我們的旅行就要開始了,可是誰來駕駛飛機呢?(出示:駕駛;個別讀)倘若誰能發現這兩個字的共同點,飛機就有誰來駕駛。

  2. 教學“駕駛”;都有“馬”,古代的交通工具多為馬力;都是形聲字

  3. 給找到相同點的兩個學生帶上頭飾,分別讀課文的兩小節,其余同學邊聽邊找,長城和運河在作者眼里分別像什么。

  4. 出示句子: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像絲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個別讀,引讀

  過度:長城怎么就像巨龍穿行了呢?

  三. 深入學習,激發情感

  1. 出示第一小節,學生自讀

  師:請我們的游客乘坐飛機從高口俯視長城,看看長城為什么像巨龍

  2. 出示:長城圖和巨龍圖

  學生比較后說說像在哪里。

  師小結:(可以引學生一起來說:長城翻山越嶺,時高時低,彎彎曲曲,接連不斷,穿過山脈,越過河流,這真是一幅壯麗的景象;隨機再出示:壯麗)

  3. 引讀:萬里長城真像巨龍穿行在大地——,東起——,西到——,萬里長城譜寫了——。

  師:萬里長城真實萬里長。有人計算,如果把長城所用的磚、石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圍墻,則可以繞地球一周啊!這是一項十分龐大的工程啊。可在古代,交通運輸工具都十分落后的情況下,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呀!

  4. 引學生說: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指名說,齊說)

  師:游覽長城的游客無不為先民大偉大氣魄和堅毅的精神所感動,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一段。

  5. 齊讀第一小節

  過度: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而運河卻譜寫了動人的詩篇,為什么動人呢?

  6. 出示第二段,邊讀邊思考:你覺得哪里動人了?(學生說說,老師指導讀讀句子)

  師:運河就像我們的母親,我們是在運河的哺育下過上幸福安康的日子,每天,有成千上萬的船在運河上航行,它不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資的運輸交換,更有助于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7. 引學生說: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指名說、齊說)

  8. 齊讀第二小節

  師:長城和運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它們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絲帶,一剛一柔,為中華炎黃子孫的安康幸福獻出了全部,我感到很驕傲,你呢?

  9. 學生也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引讀課題)

  10. 配樂讀課文

  四. 課外拓展,升華情感

  師:其實,我們中華的兒女還創造了很多的人間奇跡,你還知道哪些?

  1. 小組交流,出示句式:

  譜寫了           的詩篇。

  2. 出示圖片,了解更多中國著名的建筑。

  3. 出示仿寫的詩句,學生朗讀

  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

  一幅壯麗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像巨人聳立在黃浦江的東岸,

  高大威猛,英姿颯爽。

  東方明珠塔譜寫了秀麗的詩篇。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智慧的中華兒女。

  我駕駛著豪華汽車行駛在祖國大地,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像巨龍橫臥在長江兩岸,

  雄偉壯觀,寬闊筆直。

  南京長江大橋譜寫了壯麗的詩篇。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勤勞的中華兒女。

  布置作業,仿寫課文

《長城和運河》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

  3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感知長城和運河的特點。

  教學方法:觀察想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著光輝燦爛、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我們的祖先勤勞勇敢,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一個個人間奇跡。如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金碧輝煌的故宮等等。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壯麗雄偉的萬里長城和氣勢磅礴的京杭大運河,近距離地感受長城與運河的雄奇。

  (隨機出示長城與運河畫面,給學生帶來初次視覺沖擊。)

  板書課題:長城和運河

  二 、觀察畫面 初步體驗

  看著眼前的畫面,你會想到那些詞語來描繪它?

  (如壯麗雄偉、連綿不斷等)

  三 、初讀感知

  過渡:通過閱讀相關資料,相信大家對長城和運河有了一定的了解。讓我們再來看看本文的作者是怎樣飽含深情、熱情謳歌長城與運河的。

  1 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準確流利。(一定要給充分的時間)

  2 檢查自讀效果,隨機正音。

  3 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每一部分各寫了什么。(目的是讓學生整體感知)

  4 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達到正確流利,相機指導朗讀時的停頓,努力讀出詩的韻味。

  四 自學生字新詞

  1 嘗試自己分辨、記憶字形,互相交流啟發。比一比,看誰的記憶方法好,記得準,記得快。

  2 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詩句,借助圖片,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新詞。

  五 布置作業

  1 抄寫生字詞語。

  2 熟讀課文。

  3 通過各種渠道搜集相關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2 深入感悟課文,激發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和感悟文本

  教學難點:深入領悟課文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方法:觀察想象 感情朗讀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資料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 指讀詞語

  駕駛    譜寫     曲折蜿蜒     不朽的詩篇

  綢帶    創造     連綿起伏     奇異的景象

  2 齊讀課文

  二 精讀感悟

  過渡:這節課讓我們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感受和作者同樣的激情。

  1 學習第一部分

  (1)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長城的多幅圖片,師配以簡單介紹。

  (2)引導學生讀詩文,體會長城特點。

  1自讀這一部分后思考:長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語句體會出來?

  2借助地圖,顯示長城由東到西所跨越的省份,深化學生對“長”的特點的體悟。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像長城的雄姿。

  (3)師點撥,加深學生體會。

  1詩中“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這一句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不朽”是什么意思?

  2“奇跡“指什么?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怎樣理解“祖先”?

  (師生共同交流有關長城的建造、規模、作用等方面的資料,增強民族自豪感。)

  (4)指導學生美讀,把自己體會到的對長城的熱愛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盡情表達出來。

  2 學習第二部分

  (學習過程及方法與上大致相同)

  (1)圖文結合,感悟運河特點。

  (2)抓住重點語句感情朗讀,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3)結合交流資料,教師進行重點點撥。

  (4)指導美讀。

  三 鑒賞美讀  延伸文本

  1 談話:我們的祖先,我們的人民還創造了許多人間奇跡。我們能不能也嘗試用詩一般的語言來介紹一下它們的奇異景象呢?

  2師出示“下水文”,請學生閱讀、欣賞、評價。

  3 學生觀察長城或運河圖片,寫一段話或仿寫一首小詩。

  板書:        1 長城和運河

  長城——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奇跡        (像巨龍)動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市      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

  運河——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

  (像綢帶) 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長城簡介

  長城是中華民族攀登的縮影,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征。萬里長城是世界建筑奇跡之一。它東、西、南、北縱橫交錯綿延起伏于中國遼闊的土地上。東西相距長達5000多公里,因此被稱之為萬里長城,是月球上“ 唯一能看得見的人工工程”,也是中國第一名勝和中國旅游點的代表,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自燕國開始修長城起,長城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人們今天見到的是明長城,它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鴨綠江邊。八達嶺是代表性的一段,是長城的高峰,海拔1000多米,是旅游勝地之一。長城城墻高平均7.8米,頂寬7.8米,可以五馬并騎,十列并行。

  訪問中國的旅游者,莫不想前往登臨,一睹長城的雄姿。游覽長城,公認最理想的地方是北京郊區的八達嶺。出北京往西北方向,汽車行駛約1小時多,便到達海拔1000多米的八達嶺。萬里長城的居庸關雄扼八達嶺的山口。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

  據《左傳》記載:公元前656年,“楚國方城以為城”,這是關于長城的最早的記載。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后,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將秦、趙、燕三國的北邊長城予以修繕,連貫起來。故址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傍陰山,東至遼東,這就是俗稱的“萬里長城”,至今還有遺跡殘存。此后漢、北魏、北齊、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過長城。明代為了防御異族的侵擾,前后修筑長城達18次,課文中講的這段長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萬里長城是公元前7世紀開始修建的。當時,中國北方諸侯割據,他們為了防御鄰近諸侯的侵襲,在各自的領土上先后筑起了一段段防衛墻。與此同時,燕、趙、秦三個諸侯國的北方,又與少數民族中以游牧為主的匈奴族為鄰,為了防御匈奴奴隸主的騷擾,三國各自都在他們的弱方修筑了長城。到了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把一段段的長城連結起來,成了現在萬里長城的基礎。后來經過歷代增建,及到明朝,就修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它東起渤海灣的山海關,經河北、北京、山西、陜西、內蒙古、寧夏到甘肅的嘉峪關,穿過崇山峻嶺,山澗峽谷,綿延起伏,長約12000多華里,因而名為萬里長城。

  在古代交通運輸工具極其落后的情況下,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特別是它不是一般的土墻,而是整齊的條石和結實的青磚砌筑的。有人計算,如果把明長城所用的磚、石和土方,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圍墻,可以繞地球一周。不用說燒制這些磚石,就是把它們通過崎嶇的山間小路送達修建工地,已經是一項十分寵大的工程。因此,游覽長城的人莫不為先民的偉大氣魄和堅毅精神所感動。

  關隘、城墻、城臺和烽火臺以及垛口

  長城由關隘、城墻、城臺和烽火臺四部分組成。關隘一般都建在形勢險要之處,居庸關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居庸關和八達嶺附近的長城,城墻平均高7.8米,最高達14米,城墻的外側一般都選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以增加攻城的困難。每隔不遠,有一座拱門,稱“券門”。守城士兵由此上下。城墻頂寬達5.8米,可容五馬并騎。城臺是每隔300至500米的一組高出墻頂的方形建筑,是巡邏放嗩的地方。烽火臺專門傳遞軍情。規定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如此傳遞,千里之外的敵情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使朝廷了解。

  垛口指城墻頂部外側建筑的兩米多高的齒形墻。不要只把它理解為一個“口”。

  瞭望口指齒形墻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齒形墻上用來射箭的洞。

  齒形墻總的稱為“垛口”

  居庸關長城建筑在一條長達15公里的山谷中間,兩旁山巒重疊,樹木蔥郁,山花爛漫,景色瑰麗,遠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稱為“居庸疊翠”。居庸關是從北面進入北京的門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居庸關的中心,現在還保存著一個雕刻精美的漢白玉石臺,叫“云臺”。在元朝時,這臺上建有三座石塔,于元末明初被毀。三塔毀后,在此臺上又建一院,名“泰安寺”,此寺于清康熙年間被火焚毀,只剩下這個基座------云臺。云臺的券門內,石壁上雕刻有四大天王像,刻工精巧,姿態傳神;還有梵文、藏文、蒙文、維吾爾文、西夏文、漢文六種文字刻成的佛經。

  世界著名的萬里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蜿蜒曲折,蟠伏在中華大地上。萬里長城,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建筑工程,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

  萬里長城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它縱橫河北、北京、山西、內蒙古、寧夏、陜西、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曲折綿延長達6700公里,約有1.3萬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人們提到長城時,往往會把它同秦始皇聯系起來,其實在秦以前的戰國時代,有許多諸侯國,像燕、趙、魏、秦、韓等,都在修筑長城,以便相互防御。后來,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后,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把各諸侯國修筑的長城連接起來,并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才成為長達萬里的、雄偉壯觀的長城,也可以說是秦始皇統一后的一項重大的軍事防御措施。不過,在秦以后的許多朝代,對長城又不斷地進行修建,直至明代。可以說萬里長城這項偉大的工程,到了明代后期才算最后完工的,也就形成了長城今天這樣的規模和面貌。

  長城最為突出的特點是:經跨高山峻嶺,越過沙漠,穿過草原,經絕壁,隨著山勢曲折起伏而修筑,因地形隘口險峻崢嶸而立,宛如一條飛舞著的東方巨龍一樣。在這長達萬里的長城間,每隔一段距離都要建立起無數的箭樓、烽墩和關隘、方城等。在城墻上還建有許多兩層的堡壘,上層頂部為平臺,周圍有垛口、望洞,便于瞭望和攻擊,下層有磚砌的小房間,可居住士兵和儲備糧食和兵器等。在長城內外群山之間的制高點上,設有許多烽火臺。這是為傳遞軍事情報而設立的,每當遇到敵人來犯時,白天在烽火臺上點起狼煙,夜間點起火種,這樣一座一座地傳下去,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很快可以把消息傳到京城來。長城還有一個特點,即是在大約每隔10余公里處建造一個關城。關城口大小要依據地勢險要程度和軍事上的重要性來決定。其中著名的關城有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雁門關、嘉峪關等。例如,居庸關就是建筑在北京西北50公里處的地方,它是建在一條長約20公里的深山峽谷中,地勢非常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是古代北京城西北門戶,位置十分重要。

  在居庸關的中心,還保存著一座漢白玉石臺,叫“云臺”。原來云臺上建有三座石塔,是元代建造的,現已被毀掉了。在云臺下面有一個六角形的門洞,門洞兩旁石壁上,雕刻著四大天王和許多造型十分精美的佛像。那四大天王看上去個個目光炯炯有神,渾身充滿著一種力量。在門洞里面有大量的石刻像,還有用漢文、西夏文、藏文等六種文字雕刻的佛經。這些雕像、石刻,也都是元代雕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八達嶺是居庸關的一部分,它海拔1000多米,居高臨下,地勢險峻。由于八達嶺一段長城特別險峻、雄偉,距離北京較近,所以解放后對這段長城進行了修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國內外人民經常來這里游覽的勝地。

  當你登上八達嶺長城最高的烽火臺上,放眼遠望,那蜿蜒曲折的長城,像一條巨龍在飛舞,翻山越嶺,游向遠方的天邊;再看那長城的堡壘,一個連著一個,一段城墻接著一段城墻,一望無際,蒼蒼莽莽。看到這樣雄偉壯麗的景像,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那高大綿長的長城,是建造在高山峻嶺和懸崖峭壁之上,建造之艱難是無法想象的。這時,你也許會想:我們空手攀登長城都會感到很吃力,那么在古代沒有任何建筑機械情況下,是怎么建造這樣雄偉的長城呢?難怪人們贊譽,長城是人類活動的奇跡,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也是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力量和不屈精神的象征。因此,長城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項目。

  京杭大運河簡介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縱貫南北,是我國重要的一條南北水上干線。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在歷史上,不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資的運輸交換,也有助于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由于年久失修,大運河的運輸能力沒有得到完全發揮。目前,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南的山東、江蘇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運河沿線是我國最富庶的農業區之一,工業生產也很發達。在兗州、濟寧、棗莊、滕縣、豐縣、沛縣、徐州及兩淮等有大中型煤礦,并連接上海、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杭州等工業城市。為了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沿線的魯、蘇、浙三省紛紛下大力氣對大運河各段進行了整治、擴建和渠化,使千年古運河重新煥發了青春,成為我國僅次于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運河沿線的主要港口有濟寧、徐州、邳縣、淮陰、淮安、寶應、高郵、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吳江和杭州等。濟寧段(山東濟寧—江蘇徐州藺家壩),全長約130多千米,其整治擴建工程,被列為國家“九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內河工程,計劃在2000年底全面竣工。本次工程總投資14 96億元。工程完工后,濟寧段主航道將由現在的六級航道標準提高到標準,底寬由目前的16米拓寬到50米,水深達到3米。屆時,千噸級船舶可由長江直達濟寧,年通過能力將達到2500萬噸,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萬噸,抵得上新建一條“京滬鐵路”。據推測,到2000年,濟寧原煤產量將達到5500萬噸,每年外銷2500萬噸,都將通過京杭大運河,運往華東、華南,運往全國各地。

  江蘇境內的京杭大運河,全長628千米。交通部和江蘇省政府投入巨資,對蘇北、蘇南運河進行了整治擴建。投資10億元,擴建了京杭運河上的諫壁、解臺兩座二線船閘和淮陰、淮安、宿遷三座三線船閘,消除了京杭運河江蘇段的“瓶頸”制約,實現了京杭運河蘇南、蘇北全線暢通,為江蘇及華東地區提供了一條南北水上快速交通大動脈。蘇北運河(徐州藺家壩—淮陰—揚州六圩口),全長404千米,縱跨徐州、宿遷、淮陰、揚州等11個縣市,溝通了微山湖、駱馬湖、洪澤湖、高郵湖等水系,是京杭運河上運輸最繁忙的河段。本次整治,共耗資6億元,基本建成二級航道,成為京杭運河上等級最高的航道,常年可行駛2000噸級的船舶。目前有蘇、魯、滬、浙、湘、豫等十多個省市的船舶航行其中,年貨運量可達3億多噸。徐州段最大通過量已達5500萬噸船舶噸位,其中貨物通過量達3500萬噸。蘇南運河(鎮江諫壁—常州—南潯),全長224千米,貫穿江蘇經濟最發達的常州、鎮江、無錫、蘇州等縣市,溝通了長江、太湖水系,與上海、浙江等周邊地區的省際河流相連。目前有蘇、魯、皖、滬、湘、鄂、川等13個省市的船舶在該段運河上航行。

  本次蘇南運河的整治工程,是國家在“八五”期間安排的一項交通重點建設項目,也是江蘇省的六大交通重點工程之一。本次整治工程,總投資27億多元,航道全部達到四級標準,可通航500噸級船隊,是我國目前內河航道建設的樣板,成為我國目前內河建設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效益最好的水上主通道。目前,年貨運量已超過1億噸,超過江蘇境內長江航道的運量,相當于滬寧鐵路單線貨運量的3倍。航行船舶的密度超過了德國的萊茵河,是京杭運河上運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剛建成的諫壁船閘日均船舶通過量已達10萬噸以上。

  浙江段(南潯—杭州),全長120多千米,溝通了太湖水系和錢塘江水系,分為東、中、西三條路線,一般以東線代表運河的位置,河道狹窄、彎曲,終年可通機動船舶。近幾年來,經過交通部門的整治,改善了航運條件,目前可通行300噸級的船舶。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交通部和浙江省正計劃將京杭大運河拓伸至浙江省東部的寧波港,此舉將為我國內河集裝箱運輸發展乃至內河航運的繁榮帶來契機。規劃中的杭甬運河長240余千米。位于杭州灣南岸,縱貫錢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全線按四至五級航道標準設計,年通過能力將達4000萬噸。本次對京杭運河的全面整治,將大大提高航運能力,使其成為國家北煤南運的黃金水道,南水北調的大動脈,還極大改善和推動了沿河的農田水利事業的發展,對確保農業的穩產高產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保證作用,綜合利用效益明顯。

《長城和運河》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重難點: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教學時間兩課時

  前置預習:

  1、讀課文三遍,最好能熟讀成誦

  2、會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3、查字典理解課文新詞的意思

  4、查資料:長城和運河

  5、搜集還有那些反映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的古跡

  教學過程

  一、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二、交流資料

  1師: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師: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1)學生交流搜集到的關于長城和運河的資料。

  (2)通過了解的資料你感受到什么?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讀第二部分

  1導讀,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7同桌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六、討論探究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2為什么會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呢?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七、全班配樂朗讀全文,會背者可背誦

  八、總結質疑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匯報并質疑。

  3師小結。

  九、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2學習寫介紹長城運河的短文。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奇跡長城--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龍)

  運河--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像綢帶)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語: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

  二、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分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指導背誦課文,齊背課文。

《長城和運河》 篇6

  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激趣

  1. 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觀,

  2. 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3. 生齊讀課題)

  4.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運用課件)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 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說課文是以什么為主線

  (2) 引出主要內容的.

  (2) 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 運用"解詞六法",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關 譜寫

  不朽 創造奇跡 天堂 杭州 綢帶

  (2)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3)指名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 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的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兒.

  譜寫: 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 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造: 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 奇異的景象.

  天堂: 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4)齊讀出示的生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

  1 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2 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 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己的話說一說.

  6 你覺得長城怎樣? "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

  7 詩篇." "不朽"有哪

  8 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

  9 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 這樣寫有什么好

  10 "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11 "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12 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3.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 (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 (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并自豪地)

  14 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 生評議.

  15 指名讀, 生評議.

  16 齊讀.

  五.布置課堂作業 

  1.用鋼筆描紅.

  注意"坐姿四訣"和握筆姿勢.

  2.觀察文中長城的插圖,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話.

  巨龍 連綿起伏 奇跡 曲折 蜿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 (不朽)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 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 (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 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

  (4) 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奇跡的歷

  5 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6 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7 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8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9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10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

  11 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全文

  1.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

  2. 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

  四.布置作業 

  1.課堂作業 .

  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課后作業 .

《長城和運河》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奇跡,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

  板書:長城和運河

  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運用課件)

  初讀指導

  自學課文

  (1)自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

  (2)正確朗讀課文

  檢查自學情況

  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導讀

  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出奇景呢?

  講讀

  比較: a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b我看見一個奇異的景象。

  你覺得長城怎樣?

  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指導朗讀

  2、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導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講讀

  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 )比作( ),這說明它們之間存在( )之處,你能說說嗎?

  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讀懂了什么?

  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

《長城和運河》 篇8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關于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4、觀察課文中長城的圖片,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掛圖,多媒體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我們中國的“人間奇跡”,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大家知道嗎?

  2、你們了解嗎?(運用課件)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 不朽  創造奇跡   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 不朽  創造奇跡   天堂杭州 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理解詞語

  (4)齊讀出示的詞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

  默讀課文,想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寫了哪三個方面?

  學生讀后討論(名稱、特點、抒發情感、點明創造者)

  四、課堂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聽寫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 不朽  創造奇跡   天堂杭州 嘉峪關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1、2節

  (1)教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看:第1、2節有什么相同之處?

  (引讀)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這人間奇跡的?

  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航行在祖國的藍天?

  (引讀)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異)

  這應該怎么讀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呢?找一找,讀一讀。

  (課件出示長城的圖片)長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書:像巨龍)

  書上是怎樣寫長城的?大家一起讀一讀,結合圖理解:連綿起伏、蜿蜒曲折

  引讀:

  萬里長城動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偉壯麗。幾千年來她譜寫了……

  怎么把這兩句讀好呢?(范讀,生讀)

  你能把這兩句話背出來嗎?(試背、指名背、齊背)

  (4)萬里長城是這樣一的雄偉壯觀,作者還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運河)

  引讀:運河像……(板書:像綢帶)

  與長城相比,你覺得運河怎么樣?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

  這一句該怎樣讀呢?

  引讀:京杭大運河北起……南到……幾千年來,它譜寫了……

  學生再讀描寫運河的這兩句。

  你能把這兩句背出來嗎?

  (5)作者把“長城”“運河”稱作是“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引讀: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說明中華民族的祖先——?

  再讀這兩句,你能背出來嗎?

  (6)朗讀全文

  配圖片,音樂欣賞朗讀課文,激發情感。

  (7)背誦全文。

  三、作業 

  1、多音字組詞

  行   曲  折

  2、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

  長城——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奇跡 (像巨龍)   動起山海關  西到嘉峪關市  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

  運河——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

  (像綢帶) 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長城和運河》 篇9

  1 長城和運河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4、觀察課文中長城或者運河的圖片,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觀察課文中長城或者運河的圖片,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初讀課文,大概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

  教學重點、難點: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中國的“人間奇跡”,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大家知道嗎?

  2、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運用課件)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

  不朽 創造 奇跡 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 不朽 創造

  奇跡 天堂杭州 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理解詞語

  (4)齊讀出示的詞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

  默讀課文,想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寫了哪三個方面?

  學生讀后討論(名稱、特點、抒發情感、點明創造者)

  四、課堂總結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精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背誦課文、了解長城和運河的奇異之處。

  教學準備:掛圖

  一、復習

  聽寫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 不朽 創造 奇跡 天堂杭州 嘉峪關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1、2節

  (1)教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看:第1、2節有什么相同之處?引讀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這人間奇跡的?

  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引讀)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異)

  這應該怎么讀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呢?

  (課件出示長城的圖片)長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書:像巨龍)

  書上是怎樣寫長城的?

  找一找,讀一讀。

  大家一起讀一讀,結合圖理解:連綿起伏、蜿蜒曲折

  引讀:

  萬里長城東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偉壯麗。幾千年來她譜寫了……

  怎么把這兩句讀好呢?范讀

  你能把這兩句話背出來嗎?

  (4)萬里長城是這樣的雄偉壯觀,作者還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運河)

  引讀:運河像……(板書:像綢帶)

  與長城相比,你覺得運河怎么樣?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

  這一句該怎樣讀呢?

  引讀:京杭大運河北起……南到……幾千年來,它譜寫了……

  再讀這兩句

  你能把這兩句背出來嗎?

  生讀

  試背、指名背、齊背

  (5)作者把“長城”“運河”稱作是“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引讀: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說明中華民族的祖先——?

  你能背出來嗎?

  (6)朗讀全文

  配圖片,音樂欣賞朗讀課文,激發情感。

  (7)背誦全文。

  三、作業

  1、多音字組詞:行 曲 折

  2、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3、對照課本上的長城圖,寫一段話,盡量用到下面的詞語。

  巨龍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奇跡

  4、對照課本上的黃河圖,寫一段話,盡量用到下面的詞語。

  銀光閃閃  綢帶  奇異

  板書:

  1長城    和     運河

  像巨龍         像綢帶

  連綿起伏      銀光閃閃

  曲折蜿蜒      伸向天邊

  東起山海關    北起首都北京

  西到嘉峪關    南到天堂杭州

《長城和運河》 篇10

  長城和運河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駕、駛、壯、譜、創、華、絲、首、京、堂”十個生字,積累“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等詞語,正確書寫“壯、創、華、京、堂”五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掌握詩歌的節奏。能帶著自豪的情感朗讀詩歌,并能背誦。

  3、能根據提示填空。

  4、了解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征,知道它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按詩歌的節奏,帶著自豪的感情朗讀詩歌。

  2、了解課文內容,找出描寫長城和運河特點的相關詞語。

  教學準備:

  1、教師方面的準備:錄音機、課文錄音磁帶、生字卡片、長城和運河的圖片、錄象資料。

  2、學生方面的準備:收集有關介紹我國古代發明創造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觀看長城圖、運河圖,認識長城和運河。

  (1)說出畫面上所畫的地方。

  (2)板書:長城  運河

  (3)運河:運河就是人工開鑿的河道。

  2、揭示課題:15 長城和運河。

  二、初步感知,讀通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句子:

  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幅壯麗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1)學習生字:駕駛、壯

  (2)讀句子。

  三、學習課文,了解內容,指導朗讀。

  1、讀課文,說說:詩中寫到的長城和運河是怎樣的?并完成課文填空。

  填空內容:萬里長城像巨龍穿行在大地,          ,           。京杭大運河像絲帶飄落在大地,           ,           。

  2、指導朗讀第一節。

  (1)    觀看介紹長城的錄像片。

  (2)    聽錄音,展開想象,模仿讀。 (看圖,做動作理解:連綿起伏和曲折蜿蜒的意思)

  (3)    學習生字:譜、創、華。

  (4)    自由練讀。

  (5)    指名或分組賽讀。

  3、展開想象,自主學習,朗讀第二節。

  學習生字:絲、首、京、堂。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配樂朗讀全文。

  2、總結:長城和運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讓我們牢牢地記住它們。

  3、指導背誦。

  4、拓展練習:根據搜集的資料說說其他一些我們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跡。

  想象說話: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看到了            ,它像                   ,又看到了             ,它像               。

  五、復習字詞,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

  2、指導書寫“壯”。

  3、自行練習,書寫其他生字。

  板書設計:

  15、長城    和    運河

  像巨龍       像絲帶

  中華民族的祖先譜寫了不朽、動人的詩篇。

《長城和運河》 篇11

  教學目標:

  1.會讀會寫本課一類生字9個,會讀二類生字2個。重點識記“駕、蜒、”的字形;辨析多音字“行、曲、折”;理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的含義;積累贊美長城和運河的成語

  2、有感情地朗讀本詩,體會詩歌表達的自豪之情。背誦課文。

  3、通過品讀詩歌,加深對長城和運河的理解,搜集長城、京杭大運河的資料,了解長城與運河建造的歷史背景、作用,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分析本課的兩句比喻句的本體與喻體,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情感;認識設問句的形式與作用,并能仿寫。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長城和運河的的特點。

  2、抓重點詞句反復品讀,圖文結合并借助相關的補充資料深入感受“奇異景象”。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讀會寫本課一類生字9個,會讀二類生字2個。重點識記“駕、蜒、”的字形;辨析多音字“行、曲、折”;理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的含義;積累贊美長城和運河的成語。

  2、理清課文脈絡,熟讀課文。初步了解長城與運河的相關知識點,通過視頻建立起對長城與運河的感性印象,找出長城與運河的特性;

  3、課堂習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一、導入激趣

  1、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觀,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

  (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紅色板書“和”,啟發:“和”一般表示前后并列,說明長城和運河是足以相提并論的不朽之作。

  2、生齊讀課題。

  3、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說說)

  ppt1  、長城 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它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修筑完成的,為的是抵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它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長一萬三千多里,俗稱“萬里長城”。

  ppt2出示大運河圖片,理解什么是運河及運河的作用。

  二、初讀,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駕駛   譜寫  創造  民族  綢帶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萬里長城   首都

  不朽的詩篇  奇異的景象

  (1)讀準多音字

  曲 qū(曲折)          都  dū(首都)

  qǔ(歌曲)           dōu(都有)

  (2)前鼻音:蜒 篇  后鼻音:杭 創

  2、字形辨析:延 :  蜒   誕

  廷:朝廷   庭院   小艇  挺立   雷霆

  3、字形練習: 選字填空

  (1)駕    架    罵

  (    )駛    書(    )    責(    )(   )車

  (2)蜓    延    蜒

  蜻(    )    蜿(    )    (    )長

  4、二讀,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1)查詞典并聯系上下文解詞:曲折蜿蜒(像蛇一樣曲折爬行的樣子)、 連綿起伏(或高或低接連不斷的樣子。)譜寫、不朽

  (2)查資料:嘉峪關

  三、.再讀課文

  1 各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長城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來看?

  看到的長城和運河分別是什么樣的?

  四、作業設計

  (一)課作:比較組詞,鞏固對生字的積累

  駕(    ) 朽(    )  篇(    )  綢(    )

  架(    ) 巧(    )  遍(    )  周(    ) 1、熟讀課文;

  (二)家作:

  1、了解我們的祖先還創造了哪些人間奇跡,通過文字、圖片了解它們的奇異景象。

  2、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2、通過品讀詩歌,加深對長城和運河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分析本課的兩句比喻句的本體與喻體,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情感;認識設問句的形式與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新詞:

  駕駛   譜寫   創造   民族   綢帶

  不朽   詩篇   曲折蜿蜒 

  2、提問: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兩大人間奇跡?

  3、長城很長,又被稱為“萬里長城”(板書)運河從北京直通杭州,被稱為“京杭大運河”(板書)。這節課,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去仔細欣賞吧。

  二、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放聲朗讀第一部分。思考:作者在哪兒看長城?他眼中的長城是什么樣的,動筆把相關的句子劃出來。

  2.閱讀探究:

  (1)作者在哪兒看長城?(飛機上,空中)

  在空中往下看叫“鳥瞰”想一想為什么要這樣看?(居高臨下,視野更加開闊,全面)

  (2)提示讀——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提問:這里有個詞——奇異,給它找個近義詞——奇特

  哪些句子具體描寫了這奇異的景象?

  (3)交流出示——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對照插圖反復讀一讀這個句子,你覺得長城奇特在哪?與眾不同在哪?

  巨龍、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長,大

  穿行——動感,好像是有生命的

  難怪我們稱長城也稱為“萬里”長城。課文中還有寫到長城的長,請你再讀讀課文,找一找。

  (4)——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

  補充介紹:山海關,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是長城的起點。它北面依山,南臨渤海,地勢險要,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嘉峪關,在甘肅省,是長城的終點。

  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總長約6700千米。6700千米是多長呢?舉個例子來說吧,從我們鎮江到首都北京的路程大約是1200千米,6700千米就等于我們從這到北京三個來回。講到這里,你想到了什么?(難怪我們把長城又叫作“萬里長城”。)

  (5)補充資料《長城》一課中對修建長城的巨石的描寫。

  a、談閱讀體會。人們所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就是——奇跡,

  b、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這里的“不朽”是什么意思?(永不磨滅)長城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精神。

  (6)讀到這里,你的心中充滿了怎樣的情感?自豪地讀!

  3.朗讀指導:課文的第一部分向我們介紹了我們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跡——長城,我們讀這一部分,要注意什么?——讀出長城的雄偉壯麗,讀出自豪之情。

  請學生讀詩歌,發現偶數行最后一個字在讀音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出示: qián  yán  piān  xiān  qiān  biān  piān  xiān

  前    蜒    篇   先    前    邊   篇   先

  4.齊讀。嘗試背誦。

  三、精讀課文第二部分

  1.比一比,賽一賽,第二小節誰能又快又好地背下來,要動腦筋,找規律。

  2、交流閱讀收獲:為什么背得好,發現了什么?

  (1)詩歌第一、二自然段有許多相同之處。這叫“反復手法”體現了詩歌語言的韻律美。

  (2)理解詞語意思,體會語言的形象美。讀詩歌,找出詩歌第一、二自然段不同之處,完成填空練習。

  長城像一條巨龍穿行大地,蜿蜒曲折,連綿起伏。

  運河像一條綢帶灑落人間,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a、指名朗讀,評價學生的朗讀:你的朗讀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長城,它在崇山峻嶺中穿行,有山坡,往上伸展,有峽谷,往下穿行 ……引讀:長城像……

  b、啟發:綢帶是怎樣的?把運河比作綢帶,你能感受到運河的什么特點?預設生答:柔滑、干凈、長、閃亮。指名朗讀,評價。

  為什么說它也是個人間奇跡呢?補充:全長1747千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運河,完全靠人工挖掘。有了運河,兩岸的景色更加秀美,南方與北方的物產可以更便捷地交流。

  3.讀讀這些句子,再仔細觀察我們課本上的插圖。你也能用一兩句話來說說你眼中的長城或運河嗎?

  四、延伸。

  圖片展示我國祖先創造的其他“人間奇跡”。

  五、作業設計

  1、背誦全文,默寫。

  2、根據課后練習4的要求寫一段話在小練筆本上

  3、完成課后練習5,語文自習課上交流。

  板書設計:

  1 長城  和  運河(人間奇跡)

  6700千米      1747千米

  像巨龍        像綢帶

  連綿起伏    銀光閃閃

  曲折蜿蜒      伸向天邊

  古代勞動人民創造

《長城和運河》 篇12

  教學要求:

  1、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能正確默寫。

  2、疏通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長城和運河的雄偉氣勢,激發愛國熱情。

  難點:正確地完成本課的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看拼音寫詞語。

  jià   shǐ    chóu  dài    chuàng  zào      mín  zú     bù  xiǔ

  (        )   (         )    (           )    (        )   (        )

  pǔ  xiě     jǐng  xiàng   shī   piān    lián   mián   qǐ  fú  

  (        )   (          )   (          )    (                    )

  qū  zhé  wān  yán

  (                   )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課文贊頌了我國的哪兩大建筑工程?你能結合課文內容簡單地介紹一下嗎?指名說。

  二、總結課文。

  1、長城和運河,在中華大地上,從東到西,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運河,從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這一撇,從秦漢到現代,又經歷了多少滄桑,有過多少淚水,但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而這一捺,從隨唐起始,到今天,又有過多少靈動的創造,有過多少憧憬和希望。我們中華民族正是這樣一個充滿著希望和創造的民族,充滿著頑強和不屈的民族。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字嗎?(板書:人)

  2、長城運河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啊!在歷史的長河中,長城和運河譜寫著不朽和動人的詩篇,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讓我們再次齊聲朗讀全文。

  三、指導背誦課文。

  1、自由練讀。

  2、同桌練背。

  3、出示填空指導背誦。

  4、指名背誦,賽背,齊背。

  四、課堂練習。

  1、填上合適的詞語,再讀一讀。

  (        )的詩篇  (        )的景象  (         )的綢帶

  (        )的長城  (        )的運河  (         )的祖先

  2、多音字組詞。

  dōu (        )     xínɡ(        )      qū(        )

  都                  行                   曲

  dū  (        )     hánɡ(        )      qǔ(        )

  3、請寫出三個形容萬里長城的四字詞語。

  4、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萬里長城東起             ,         嘉峪關,像                在大地。

  (2)京杭大運河北起          ,南到            ,像                在大地。

  (3)京杭大運河和萬里長城分別譜寫了         的、         的詩篇。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

  5、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八達嶺長城的四季景色確實美不勝收。每當春臨大地,嶺上陽光明媚,山谷綠意盎然,有桃花、杏花、山茶花以及各種不知名的野花,簇擁著古老的城墻。那時的長城如在花海中穿行,處處盡芳菲,令人心醉。八達嶺之夏,驕陽似火,但時時有清涼的風襲來,有時煙雨迷蒙。那時看長城,活像一條出水的蛟龍。八達嶺的金秋更加迷人,那時秋高氣爽,萬木爭艷,鮮紅的楓葉,最惹人喜愛,有人說這是筑城者的血染紅的,您看多么意味深長。冬日的八達嶺,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城墻樓臺,輪廓分明,更顯示出博大雄偉的風采。

  1、這段話依次寫了八達嶺       、      、      、       的不同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八達嶺的            之情。

  2、用“      ”畫出文中的比喻句,并照樣子也寫一句。                                 

  3、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用橫線劃出來。

  板書:1、長城和運河

  人

《長城和運河》 篇1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1

  我這樣上《長城和運河》

  這冊教材,對于我來說,是個全新的開始。

  很多新的課文,第一次接觸。【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這幾天忙著方案的修改,絞盡腦汁、黔驢技窮的感覺,對課文,并沒有來得及好好看一下。

  昨天上了《長城和運河》,課文內容基本理解了,結構也理清了,生字詞也基本解決了。帶著對新課文的新鮮感,大部分同學課文 已經會背了。只是,讀起來始終找不到感覺。

  今天,就把第一范文當成了詩歌朗誦排練現場。

  帶著找好的光盤資料,先給大家播放了長城和運河的視頻,配著輕悠的音樂,長城曲折蜿蜒,像條巨龍橫臥山間,極為壯觀;運河悠悠流淌,兩岸良田青翠逼人,河上船只來來往往,真像條綢帶瓢落在地面。

  對著視頻,說起長城和運河的時候,竟然激動萬分,甚至有點控制不住的哽咽。中華民族的祖先,那么值得驕傲和自豪!

  孩子們聽得很認真,眼睛盯著屏幕,個個專心致志。

  然后讓他們試著齊背課文,用課文中的語言,贊美這偉大的人間奇跡。

  背得很認真,可是情感控制得不好,聲音的高低快慢控制不到位。

  于是,播放了配樂詩朗誦。抑揚頓挫,一氣呵成。

  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著吟誦。

  給時間練習后,指名兩個學生分別上前朗誦。我給她們配上了淡淡的音樂作為背景。

  都讓我很滿意。

  大家也熱烈地鼓掌。

  可能是因為音樂的緣故,每個人都變得格外的善感,情感格外投入。

  又讓兩個女生,分行朗誦。兩個人,一個氣勢很足,將慷慨的情緒表達得很充分;一個溫柔纖細,與前一人形成很好的配合,聽起來極有美感。

  看著大家眼睛晶晶亮,都渴望一試的神情,又組織了輪流朗誦、男女生合作朗誦、集體朗誦。

  幾次讀下來,到最后一次背,語氣的控制,已經大大進步了,讓我掩不住贊賞。學生們也特別興奮。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長城的時候,每個人都很踴躍。

  其實,今天的課堂很簡單。

  可是,卻讓我們都很快樂。

  轉載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長城和運河》 篇14

  今天開始了《長城和運河》第一課的教學,上課前后翻看了很多資料,對長城和運河的知識也更多的認識,對于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的教學,教什么和怎么教,我做了些思考,第一課時教學目標地位在讀通課文讀流利,完成生字新詞的教學。

  帶著這樣的思考開始了我的教學,今天感到欣慰的是課堂上為了上出文本的體裁——詩歌的味道。

  1、孩子們在自由讀完課文之后,我請孩子們決定請幾名同學來讀課文比較好,孩子們說出要兩名同學自然也說出了其中的緣由,課文寫了長城和運河兩個部分。

  這個主意很高,讓孩子來決定,既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又把陽剛與陰柔之美的區別化于無形,非常棒!

  2、在多人次的朗讀之后,我再次讓孩子們比較這兩部分文字的異同之處。孩子們發現每小節的頭尾相同,我告訴孩子這就是現在詩歌的特點,文字往往是一詠三嘆。

  3、對于不同的部分,我們師生對比讀,在讀中孩子們明白了異中有同,在長城和運河的介紹中都是先打比方說明特點,然后在說地理位置和贊美之情。這樣幾番讀來,孩子們不僅把課文讀通讀暢,而且理清了文章的脈絡,也初步感受了長城的雄偉壯麗和運河的柔美動人,同時也體驗到了詩歌的整齊的節奏和韻律。

  簡單的處理,抓住了詩歌顯著的特點!這里,姐姐強調了“初步”。我很想知道,姐姐明天準備怎么來突破難點——兩個比喻句的理解、看圖寫話的處理、資料介紹的處理?一節課兩處言語拓展顯然有些吃力。不知道姐姐準備怎樣來解決這兩大難題?

  生字的教學我借鑒了鴻雁版主帖子中的點子,重點指導了“族”、“蜒”和“駕”。對于“族”,這個生字的出現,我是讓孩子猜猜我今天隆重推出的是哪個生字,怎么猜呢?我先寫了同類的字施肥的“施”,國旗的“旗’,孩子們興奮得大叫是“族”。順勢講了“族”這個字,由“旗幟+箭矢”構成,表示同一旗幟之后的用武器保衛自己、獵取獵物的共同體,即氏族、家庭、民族。

  對照自己設定的課堂目標,今天的課堂可以說是成功的。呵呵,給自己加油!

《長城和運河》(精選14篇) 相關內容:
  • 長城和運河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上課之前我們先輕松一下,老師給大家猜猜謎。同學們,我們都是中國人。大家知道嗎?我們中國有一道很長很長的城墻,它已經建造了2000多年,是人類歷史上時間最久的建筑之一,它叫什么名字?(板書長城,出示長...

  •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會讀會寫本課一類生字9個,會讀二類生字2個。重點識記駕、蜒、的字形;辨析多音字行、曲、折;理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的含義;積累贊美長城和運河的成語。2、有感情地朗讀本詩,體會詩歌表達的自豪之情。背誦課文。...

  • 長城和運河(一教時教案)

    教學要求:1、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能正確默寫。 2、疏通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長城和運河的雄偉氣勢,激發愛國熱情。難點:正確地完成本課的練習。...

  • 1 長城和運河

    1 長城和運河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 長城和運河

    教學設計: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1、出示:駕駛(注音)指名拼讀,齊讀詞語。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兩個字。2、師:今天,我們要和飛行員一同駕駛飛機飛上藍天,請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什么情景?師讀課文3、指名...

  • 長城和運河 (教學設計)

    長城和運河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駕、駛、壯、譜、創、華、絲、首、京、堂”十個生字,積累“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等詞語,正確書寫“壯、創、華、京、堂”五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掌握詩歌的節奏。...

  • 長城和運河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了解關于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4、觀察課文中長城的圖片,寫一段話。...

  • 1《長城和運河》

    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趣 1. 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

  • 《長城和運河》教案匯總(精選12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課文內容。3、收集關于長城和運河的有關資料,了解它們的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教學重難點:1、了解長城和運河的的特點。...

  • 長城和運河 教學案(精選2篇)

    教學過程: 一、教師準備教的 一、導入新課 1、(看地圖“長城”“運河” )知道這是什么嗎? 點評:這個導入好,一幅小小的地圖,把長城與運河深置學生內心!...

  • 《長城和運河》習題(通用16篇)

    一、看拼音,寫詞語。q j qū zh pǔ xiě lin min qǐ fji shǐ shī piān b xiǔ wn lǐ chnɡ chnɡwān yn chu di chunɡ zo mn z二、填上合適的詞語,再讀一讀。...

  • 精選《長城和運河》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課文內容。3、引導學生收集關于長城和運河的有關資料,了解它們的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 日志作品-《長城和運河》第二課時(通用13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長城和運河》第二課時一、 導入1、我們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創造了許多人間奇跡,誰能說一說你都知道哪些人間奇跡? 2、同學們真聰明。...

  • 蘇教版3年級下《長城和運河》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出示媒體:長城、京杭大運河的圖片)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2、師簡介,讓學生初步認識長城運河。3、師: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贊美長城運河的詩歌。...

  • 長城和運河教學反思范文(通用4篇)

    這是一首現代詩。作者把對長城、運河的贊美、對中華民族祖先的頌揚均凝聚在詩文中。在教學此文第一節詩時,我沒有進行過多的講解,而是引導學生直接面對文本,反復誦讀,充分感知語言文字材料,讓學生在誦讀中感悟,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重口味视频 | 成人av影视 | 亚洲综合字幕 | 国产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羞羞答答xxdd在线网站 | 唯美清纯亚洲 |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在线人 | 水蜜桃亚洲精品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 |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 色依依视频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 91热热 |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卜 | 依人九九宗合九九九 | 亚洲午夜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 一级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久久久无码白峰美 | 日韩久久久精品首页一本在线免费视频 |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 |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 两性午夜视频 | 激情六月婷 | 男男一级淫片免费播放 | 国语自产视频在线不卡 |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九色 | 国产资源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色135综合网 |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 国产一级a爱片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美女视频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 国产美女自拍小视频 | 一级片自拍 | 91看片在线?看视频 传媒一区二区 | 18成禁人看免费无遮挡动态图 | 黄色成人一级片 | 涩涩屋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