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和運河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重難點: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教學時間兩課時
前置預習:
1、讀課文三遍,最好能熟讀成誦
2、會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3、查字典理解課文新詞的意思
4、查資料:長城和運河
5、搜集還有那些反映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的古跡
教學過程
一、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二、交流資料
1師: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師: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1)學生交流搜集到的關于長城和運河的資料。
(2)通過了解的資料你感受到什么?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讀第二部分
1導讀,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